嵌玉手镜有“钱途” 肖方 |
|
提起中国的手镜,最早可以追溯至唐宋时期,当时就有带柄手镜,以供妇人在外出的时候能方便使用,但是到了清代,手镜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银制镶玉手镜的出现,更是成为了当时的奢侈品。由于其结合了中国的玉雕工艺,与西方的银制镜子,因此成为中西文化的一种结合,并成了杂项拍卖中的一个亮点。 清代嵌玉手镜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都不太被拍卖市场所关注,因而常常出现在小拍上,像在2005年北京翰海的仲夏拍卖会上,一件清代银嵌玉手镜,估价3000至5000元,成交价则达到了74800元,成为目前拍卖市场上这类拍品的最高价。在此之后,嵌玉手镜也逐渐开始进入到大拍的视野。在不久前举行的北京保利秋拍上,清中期·白玉龙勾手镜,估价3万至5万元,成交价则达到了67200元,从这件作品上,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到嵌玉手镜的特点。 这类手镜的背面一般是整块和田白玉装饰,保利的这件拍品的白玉呈鸭蛋形。凸面浮雕山石松柏,福禄寿三星畅游山间,一旁不远处有一童子嬉戏玩耍。手镜柄部为玉带钩形式,钩首雕一顾首龙头,钩身饰高浮雕螭龙纹,两龙四目相对,如同父子嬉戏。这种形式的玉制带钩在明清时期十分常见,但将之作为一个部分与其他部件组合成一个新的对象,的确非常独特,这也增加了嵌玉手镜的身价。对于藏家来说,在投资嵌玉手镜的时候,首先应该关注那些玉质精美温润、油质感强、包浆厚重的手镜,同时注重玉器上的雕工与意境,这样才能成为一件掌上珍玩,并达到保值增值的效果。肖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