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 广 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 广 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法治视窗
 第A26版:上海地产
 第A27版: 广 告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上海人家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 · 行家点拨
 第B03版:生活之友 ·居家有道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 · 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 · 吃遍中国
 第B12版:好吃 · 优游食林
 第B13版:好吃 · 上海味道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上海地产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上海地产
 第B23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广告
 第B27版:上海地产
 第B28版:上海地产
 第B32版:上海地产
 第B33版:上海地产
 第B34版:上海地产
 第B35版:上海地产
 第B36版:上海地产
 第B37版:广告
 第B38版:广告
 第B39版:广告
 第B40版:广告
 第B42版:广告
 第B43版:广告
 第B44版:广告
 第B45版:上海地产
 第B46版:上海地产
 第B47版:上海地产
 第B48版:上海地产
 第B49版:上海地产
 第B50版:上海地产
 第B51版:上海地产
 第B52版:上海地产
 第B53版:上海地产
 第B54版:上海地产
 第B55版:上海地产
 第B56版:上海地产
 第B57版:上海地产
 第B58版:广告
 第B59版:上海地产
 第B60版:上海地产
 第B61版:上海地产
 第B62版:广告
 第B63版:上海地产
 第B64版:上海地产
 第B65版:上海地产
 第B66版:上海地产
 第B67版:上海地产
 第B68版:楼市资讯
 第B69版:上海地产
 第B70版:上海地产
 第B71版:上海地产
 第B72版:上海地产
 第B73版:上海地产
 第B74版:上海地产
 第B75版:上海地产
 第B76版:楼市资讯
 第B77版:上海地产
 第B78版: 广 告
 第B79版:广告
 第B80版:广告
    
2007年12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湮没的高昌古城

任容君


  吐鲁番的神秘和异域风情令人心醉,而这里最有底蕴和魅力的则是堪称中国西部历史标本的高昌古城。出吐鲁番市向东行约45公里,便到了高昌古城。十几个驴友合租了一辆驴拉车,开始了城内游。驴车在尘土飞扬的黄土路上行驶。看着来回不停奔跑的毛驴,浑身大汗津津,口悬白涎,实在不忍心再坐下去,便跳将下来,开始用双脚丈量断壁残垣被狂风撕成齑粉后破读的可能,用心寻找这里散发着的让人留连盘桓的磁力。

  高昌城,维吾尔语称其为亦都护城,即“王城”之意,因此城曾为高昌回鹘王国的都城,故名。它位于火焰山南麓的木头沟河三角洲,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重要门户。据记载,公元前1世纪,西汉大将李广在此屯田驻兵而修建,因其“地势高敞,人广昌盛”而得名。

  古城周长约5公里,现城址总面积约220万平方米,分为外城、内城、宫城三个部分。外城城垣高大,大部分犹存。内城的部分城垣和王宫“可汗堡”也历历在目。这座当年高昌王国面南而座的金銮宝殿,如今连废墟也说不上了,只剩下几许供人凭吊的遗迹。这里的一切房屋院宇包括王宫,全部由黄泥建成,发掘出的绿色琉璃瓦、纹饰华丽的巨大石柱础、断裂的青石丹墀和巨幅的奏乐图精美壁画,记录着古都昔日的繁荣和奢华。只有西南角的佛教大寺院遗址中的庙宇、佛堂还算保存较好,它们如在自言自语:我们才是举世瞩目的大古董。只是大殿塔柱佛龛中的大部分塑像和壁画虽已被英、德、俄、日等国探险考古家们盗走,但残存的仍然富丽华美、珍贵可观,显示出当年佛教文化的盛况。寺院附近是密集的民居和市井坊肆建筑群,下挖为院,掏洞为室,一半是在地下挖掘,一半是在地面板筑垛泥构建而成,实为吐鲁番一景。要是在疏星残月的夜晚,于古城断壁魅影间独行,在这儿每粒黄土中踏寻历史最强劲的韧带,或吟诗或高亢或低徊,直到东方既白,该是一种何等的意境。

  高昌属杂胡地带,车师、回鹘、突厥以至后来的吐蕃、元蒙等多民族杂居,因此当地人会数种语言。游览中这点也得到了极好印证。古城内维吾尔、哈萨克族少男少女,拿着各色手制的工艺品,因人而异地用英、法、德、日语,当然还有相当标准的汉语高声叫卖着,娴熟而不无狡黠地与人们讨价还价,令你不得不惊叹他们与生俱来的语言和经商天赋。据隋、宋史书记载,高昌人讲究服饰,男子穿胡服缦裆裤,“伏剑骑羊势猛烈”;妇女短袄华裙珠玉链饰,多美艳。久闻新疆靓女多,确实,高昌古城的维族小靓女相当标致。一群长得很可爱的维族小女孩会很友好地围着你,一拍照,就会立即摆出V字手势,完了还言谢。唯一的缺点是无论何时何刻都会向你兜售一串五块钱的夺命追魂铃铛。高昌人善美食,擅做各类面食和牛羊肉,吃法花样很多。驰名中外的高昌古乐,更是以浓烈的异域风情和丰富的艺术语汇在汉唐流行,被列入唐十部大乐之中。

  是啊,这里也曾金碧辉煌,也曾男欢女爱,也曾葡萄美酒。如今,这一切都已失落在远古的历史长河之中。这座曾经喧闹得就像一架不倒的战车的巨大城堡,宛若变成了一艘巨轮,搁浅在这茫茫大漠的瀚海之上,一搁就是千百年。城,变成了古城,可高昌国的子孙后代依然生生不息繁衍至今。望着一波又一波不断涌入的游人,我仿佛又看到了高昌——这行将湮没的文明碎片,仍在复印着它昔日的辉煌。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