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社团我做主 |
卜青青,高三女生,校学生会副主席,已通过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在复旦自主招生面试中,教授们希望她谈谈除了学业,在学校里还参加过哪些工作。“你对领导这个概念怎么看”“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面对考官的提问,卜青青娓娓道来。 回想三年高中生活,卜青青最大的收获便是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前,我总觉得当干部、搞活动都是老师安排好的”,进高中后,她发现什么都需要自己争取,并且,“老师只是在需要的时候给我们建议。”参加“根与芽”环保社团,担任学生会外联部部长,担任校学生会副主席,一步步走来,她感谢老师的“放权”,让她得到了充分的锻炼。高二时,她作为“社团节”的总策划,在全校发起为期3天的“致娱至乐”才艺风采展示大赛。第一天,她将比赛安排在放学后,结果,稀稀拉拉的观众让她很受挫。在老师的鼓励下,她开始思考自己安排上的不足,将活动时间调整至午休,在校园广播台加大宣传力度。果然,之后的两天大赛,人气火爆。 在学校的鼓励下,在这所以理科见长的学校里,喜欢文学的同学们聚在一起自发成立了“新叶社”;充满爱心的学生成立了关爱智障儿童的社团“四叶草”;中学生崇尚推理世界,“侦探社”应运而生。去年,校长张志敏赴澳大利亚一所中学访问时,当地高中生自编自演的一出音乐剧让他印象深刻。听了张校长的讲述,同学们来劲了。小提琴手、小“戏剧表演家”、电脑小子、“DIY”女孩、绘画高手,以及更多特长并不出挑但充满热情的同学,一共百余名同学自发组成了本市第一个中学生音乐剧社团。从用英语“串烧”经典名剧,到自编自演原创剧目,一年下来,格致音乐剧社奉献了好几场精彩演出,已经小有名气。 “我们要满足学生不同需求,让每个人都有自己发展的空间,更鼓励他们三五成团,然后逐步规范。”校团委书记何刚说。在格致中学,现已形成了六大类,即理论学习类、学术科技类、社会实践类、文娱体育类、兴趣爱好类、志愿服务类近30个学生社团。经过发展创新,在每年评选格致中学最受欢迎学生社团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校明星社团、特色社团、潜力社团为核心的三级体系。 如今,学校每年拨出一定款项,成立社团发展基金,扶持学生社团健康成长。教学楼一楼专辟区域,展示学生社团风采。每年4月学生艺术节、5月学生科技节、9月学生体育节、12月学生社团节,都成为格致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亮丽风景线。通过“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每名格致学子都获得了多元发展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