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深度报道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法治视窗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现代家居
 第B02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03版:彩票看点
 第B04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2008年5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明大王”的趣事

赵竺安


  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姓王名军的人恐怕不少。但宝钢热轧厂普通机械点检工王军,可不是一个简单人物。他进厂20多年,创造了64项职务发明专利,3次进入人民大会堂,领取了国家科技二等奖,创造的经济效益,更是以亿元计,一个标准的“发明大王”。

  今年4月28日,王军再登领奖台,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得主。

  大家都知道,如今的发明创造,本身就是拿国际上的高科技产品“开刀”,是与全世界的聪明人比智商的活。这种事可不是谁都能干的,可王军搞发明却如“探囊取物”,拿奖拿到手酸。有一次,王军在与7个员工一起调换切割钢板的飞剪剪刃,一个员工说,这活又苦又累,还不安全。要能发明个偷懒的方法就好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王军下班后,就猫在车间里琢磨。他想,剪刃都是放在刀架里的,要换剪刃,就得先把刀架拆下来,换好再装上去。那么,为什么不预先把要用的剪刃装进去,调换时,连刀架“一锅端”呢。他设计了图纸,又反复试验,OK了。可是,那位希望“偷懒”的仁兄又给他出了一道题:调换刀架还得人工搬呀。王军想想也对,他又设计了两个吊架,硬是把人工搬运变成了“自动化”。而这套机械可是纯种“德国造”。

  王军的“飞剪剪刃快速更换法”发明后,使原先调换一次剪刃2小时标准工时,减少到只要半个小时,该“更换法”被宝钢评为当年七大操作法之首。

  王军打趣道,这么多年技术创新,就是为了“偷懒”。

  看上去,王军似乎天生有才。其实,他的勤奋到了玩命的程度。为了积累知识,人到中年的他利用业余时间到同济大学学习机械设计制造、机械自动化专业,参加电大英语专业学习,还到上海技能培训鉴定中心找高级技师“学艺”。旁人不理解:你王军一身本事,到哪没饭吃,何必再忙乎?王军却乐呵呵地说,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如果我不学习,武功也会废掉。

  前几年,大家忙着买房,他却将买房的钱,买了一辆“普桑”,作为来往宝钢与读书地点的代步工具。结果,“傻瓜”买房都涨了等于“白住”,他一家三口至今还挤在一室户里等“降价”。

  前年,跌了多年的股市开始上涨,工友们劝他买点股票。王军摇摇头:玩股票又费时又费力,我一个普通工人玩不了。大家就起哄,说王军发嗲,一个玩得转创造发明的人,拿到手里就能涨的股票却说不会玩,嘲人!王军还是摇头:我只会技术创新,不会玩股票,看见那些红红绿绿的东西头就晕。

  这种在常人眼里“得不偿失”的事,王军没少干,好在他的家人理解他。

  平时,王军忙于技术创新,翻班的妻子就承包了家里所有的活。可妻子总有不在家的时候,每逢此时,王军就会“抓瞎”。有一个休息天,妻子上班去了,王军自己烧中饭。老规矩——蛋炒饭,可炒着炒着,一股焦味上来了。王军朝锅里一看,要命,蛋下锅了,油还在瓶里。原来,他思想开了小差,又想到解决难题上去了。

  由于他在日常生活中患了“健忘症”,妻子就给他布置了家庭作业,哪天,要他做什么,都在纸上写明,甚至标明了时间。可煤气费忘了交,大米忘了买,甚至给丈母娘的礼物都会忘了,这样的事也没少发生,每逢此时,妻子也只能摇头:伊这个人魂掉在厂里了。

  骂归骂,看到王军捧回来的大大小小的奖章证书,妻子也感到:做这个人的老婆值!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