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空万里“倒时差” 习慧泽 |
这里说的“时差”,严格地讲应称作“差时”,那次从波士顿横跨美国本土飞往旧金山,尽管坐进了机舱,且747的庞大机身也已滑行到了罗根机场的起飞线上,但就是迟迟未见呼啸升空,抓紧时间打了个盹,一觉醒来却依然趴在原地未动。 曾几度听到过机长广播,说弄不好可能还要将飞机拖进机库,好在终于传出一切OK的消息,机舱里一片欢呼,但我和太太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因为此行旧金山为的是再转乘国际航班横跨太平洋飞回上海,衔接时间原本还是较为宽裕的一个半小时,可如今趴这儿所耽搁掉的时间,恰恰正是90分钟! 着急,是因为这么些年来的异国行太知道此类延误麻烦大了,起码当日得滞留转机所在地,托运的行李也很可能未及时衔接而弄得不知去向。记得有次我们也是因为航班的延误,历经20多小时的旅途折腾,双脚还刚踏上浦东机场,广播里就在呼叫我和太太的名字,其后被告知行李可能被拉在东京,或是这世界的某个旮旯…… 机舱走道里来了位“空太”,称其为“空太”,实乃美国无论其国内国际航班空勤人员往往均以中年女性为多,干活卖力且服务周到。眼前的这位更是一头银发,称“空姐”、“空嫂”并不确切。和我们核对了一遍姓名及待转接航班后,她打趣道还有比你们更着急的呢,这趟美国国内航班上还另有5名旅客须转机去维也纳,转机时间原本更少。 本以为仅是客套的安慰话,但很快说话和蔼的“空太”又来了,告诉我们正在与公司旧金山方面联系。其后又几次过来告知——“我们正在想办法”;“相信情况会好转”;“别着急,应该还有希望”,等等。很纳闷这眼睁睁已耽搁掉的90分钟“差时”何以还会“有希望”,6个小时的航程中太太不时起身去探询。 其实这“好转”在整个航程中不时显示在荧屏上,标示的“预计降落时间”不断地在变动在提前。探询,是因为难以置信,以往在国内吃够航班延误苦头的我们,显然认为这些标示也是故障所致。然而“空太”们的回答却令人鼓舞——“有好转!”其间“空太”还过来关照,说是已作好安排,届时乘客会让出通道,让我们急待转机的乘客先行,而下机时登机桥口公司已专门安排一位手执告示牌的女性提供转机指引…… 连对方穿什么制服什么颜色,包括也是一头银发,“空太”都交待得清清楚楚,飞机降落着地前,机长还再次广播,请前排头等舱商务舱的旅客配合让出通道,让急待转机的乘客快速通过。好在原先因焦虑而绷紧的神经已告松弛,因为无论显示荧屏标示还是“空太”们都已向我们证实,经一路加速紧追,被耽搁掉的90分钟最终已缩短到仅比原定到达时间晚了15分钟。 走出舱门,登机桥口依然站着位穿着红色制服的“空太”,高举着告示牌,准备着为我们提供转机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