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综合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新都会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奥运读秒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上海人家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投资理财
 第A28版:股市分析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深度报道
 第A31版:职场方圆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读者俱乐部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8年5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龙游大做“硒”文章
富硒地带发现让当地农民掘到“金”


  浙江龙游县农民从褐黄色的土地里掘到惊人财富:自从3年前,龙游县发现了一片全国罕见的富硒地带,当地农民便在专家指导下种植起富硒农产品,产品一上市便供不应求。如今龙游人,说起“富硒”都滔滔不绝:富硒大米、富硒莲子、富硒蔬菜、富硒柑桔、富硒茶叶……

  高龄老人精神矍铄

  龙游县地处浙西金衢盆地,清澈的衢江、灵山江穿境而过。引起人们好奇的是,龙游部分地区高龄老人很多,而且都精神矍铄,少有生病。科学家通过调查发现,这些老人所处的区域,不仅仅是生态好,更有所食用的农产品含硒量高,是普通农产品的几倍甚至十几倍。3年前,浙江省地质调查院开始对龙游县进行全面地质调查,最后发现,龙游有多条硒含量极高的土壤带,其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

  硒被称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人体缺硒将会产生多种疾病。另外,硒还有其他营养元素无法具备的特殊功能,如减轻放射线、微波对人体的伤害。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将硒定为21世纪继碘、锌之后必补的第三大营养元素。这就可以解释龙游富硒地带的老人为何如此健康的原因。

  找到了一个“金矿”

  “这一发现就像找到了一个‘金矿’,让我们兴奋不已。”龙游县县长连小敏对记者说:“尽快挖掘宝藏,让沉睡在土壤里的硒,成为我们农民致富的‘宝’。”龙游县闻风而动,掀起开发富硒农产品的热潮。在上海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根据全县富硒地带的分布状况,迅速规划了以莲子、优质稻、柑桔、茶叶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富硒农产品产业带。

  龙游县农业局局长李竹生告诉记者,目前龙游富硒地带内,所有的10000余亩农田已被列入富硒稻米规划种植区。使用农家肥的富硒大米,在国际市场及国内高端市场,售价是一般大米的10倍甚至更高,还供不应求。种植富硒稻米,农民每亩可增收400多元。除了稻米,县里还建立千亩富硒莲子基地、富硒柑桔基地,在这些富硒基地里推行无公害栽培,使产品达到绿色农业的标准。同时,县政府对富硒农产品统一注册为“龙硒”商标,实行质量标准统一,市场品牌统一。

  目前,一些农业龙头企业纷纷到龙游建立基地,大做“硒”文章。龙游建光蔬菜厂建富硒蒿菜基地,产品出口日本,每150克价格便可增加收入0.5元。

  全国70%地区缺硒

  多少年来头枕“富矿”而不知的当地农民,更从富硒土壤中掘到了“金”。“我的富硒鸭每只可以卖50元,比普通鸭子高出20元还供不应求呢。”来自龙游小南海镇种粮大户傅献军说。他在富硒土壤带里种植稻米,稻米田里套养鸭子。100亩富硒稻田套养了鸭子1000只,15亩稻田套养鲤鱼。这样一亩土地可同时产出富硒的农渔畜产品,效益十分可观。

  上海农科院副院长顾晓君说,“全国有70%的地区缺硒,涉及1亿多人口,龙游的富硒农产品市场容量很大。”他介绍,上海农科院已有多名专家在龙游,帮助指导当地农民开发各种富硒农产品。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