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古董”家底基本摸清 南京主城古树一二九一株 孙兰兰 |
本报讯 自去年启动的第四批古树名木普查工作以来,南京共找到57株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古树名木,加上前三批普查的1000多株古树名木,目前南京主城区“绿古董”的家底已基本摸清。 南京前后经过3次普查,共登记1234株古树名木。第四次普查,又统计到57株“被遗落的绿古董”,使古树名木资源扩充到1291株。 这次普查到的生长在莫愁湖公园的一株近百年石榴树大有来历。1912年,莫愁湖畔建起辛亥革命死难粤军烈士墓,墓前种了这株石榴树。前几次普查时,它的年龄离古树标准还差较远,这次将它列进古树名录。 不过,中山东路、黄浦路、陵园大道等民国时期种植的悬铃木,因树龄不到而未被列进古树名单。对此,南京林业大学一位专家表示担忧,怕这些“民国元老级”的悬铃木将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专家建议将这些悬铃木纳入民国风貌区的保护范畴,毕竟,它们也是这段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孙兰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