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综合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新都会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奥运读秒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上海人家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投资理财
 第A28版:股市分析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深度报道
 第A31版:职场方圆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读者俱乐部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8年5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敬茶送客

罗伟国


  按照我们现在的习俗,客人进门,先要敬茶,这连小朋友都知道。可是在清代,官场中客人往来,敬茶却是表示送客。比如下级谒见上司,工作汇报完毕,不知上司还有什么指示,不敢马上告别;而上级听完汇报,也没有什么话要说,又不能催下属快走,便举杯敬茶,暗示来客可以走了。客人看到敬茶,便会“识相”地告辞;侍者看到敬茶,就会在室外高呼“送客”。这样里应外合,客人不得不马上退下了。

  清光绪年间,曾国藩的女婿聂缉椝出任浙江巡抚。有一天,聂缉椝在客厅接见幕府中干事的佐杂人员。他说了声“坐”字,这批客人受宠若惊,却把眼睛望着他,顾不上看后面。有的人一屁股坐倒在地上;有的人把屁股坐到了茶几上。乱了半天,才算坐定。聂缉椝威严地说道:“现在各处官场体制,佐杂见首府大多是站班的,见督抚更不用说了。我今天破例让你们坐下来谈话,请你们自重。”这批客人端坐听巡抚讲话,连动都不敢动。当聂缉椝举起茶杯,客人们明白主人要送客了,也赶紧端起茶杯。忽听得“啪嗒”一声,不知是谁的茶杯跌在地上砸得粉碎,把茶泼了一地,连巡抚的袍子也溅湿了。聂缉椝一面站起来抖掉衣服上的茶水,一面气得连声说:“真不上台面!”急得那个闯祸的客人,立刻蹲在地下,用两只马蹄袖当扫帚,扫那打碎的瓷片子,弄得袖子像刚从河里捞起来似的。原来这位佐杂蒙巡抚接见又赏坐,有点得意忘形,想着回去后怎样向别人炫耀。不料巡抚突然举杯敬茶,他愣了一下,也连忙去拿茶杯。谁知那茶杯托子是没有底的,凑巧他那杯茶又是才泡的开水,滚烫滚烫。他实在烫得熬不住,下意识地将手指在托子底下一顶,把茶杯顶出托子翻落在地。聂缉椝又气又好笑,想要骂他两句,又觉得有失身份,便回头对侍者说:“茶也敬了,快送客吧!”说完径直往里头去了。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