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茶送客 罗伟国 |
按照我们现在的习俗,客人进门,先要敬茶,这连小朋友都知道。可是在清代,官场中客人往来,敬茶却是表示送客。比如下级谒见上司,工作汇报完毕,不知上司还有什么指示,不敢马上告别;而上级听完汇报,也没有什么话要说,又不能催下属快走,便举杯敬茶,暗示来客可以走了。客人看到敬茶,便会“识相”地告辞;侍者看到敬茶,就会在室外高呼“送客”。这样里应外合,客人不得不马上退下了。 清光绪年间,曾国藩的女婿聂缉椝出任浙江巡抚。有一天,聂缉椝在客厅接见幕府中干事的佐杂人员。他说了声“坐”字,这批客人受宠若惊,却把眼睛望着他,顾不上看后面。有的人一屁股坐倒在地上;有的人把屁股坐到了茶几上。乱了半天,才算坐定。聂缉椝威严地说道:“现在各处官场体制,佐杂见首府大多是站班的,见督抚更不用说了。我今天破例让你们坐下来谈话,请你们自重。”这批客人端坐听巡抚讲话,连动都不敢动。当聂缉椝举起茶杯,客人们明白主人要送客了,也赶紧端起茶杯。忽听得“啪嗒”一声,不知是谁的茶杯跌在地上砸得粉碎,把茶泼了一地,连巡抚的袍子也溅湿了。聂缉椝一面站起来抖掉衣服上的茶水,一面气得连声说:“真不上台面!”急得那个闯祸的客人,立刻蹲在地下,用两只马蹄袖当扫帚,扫那打碎的瓷片子,弄得袖子像刚从河里捞起来似的。原来这位佐杂蒙巡抚接见又赏坐,有点得意忘形,想着回去后怎样向别人炫耀。不料巡抚突然举杯敬茶,他愣了一下,也连忙去拿茶杯。谁知那茶杯托子是没有底的,凑巧他那杯茶又是才泡的开水,滚烫滚烫。他实在烫得熬不住,下意识地将手指在托子底下一顶,把茶杯顶出托子翻落在地。聂缉椝又气又好笑,想要骂他两句,又觉得有失身份,便回头对侍者说:“茶也敬了,快送客吧!”说完径直往里头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