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综合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新都会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奥运读秒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上海人家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投资理财
 第A28版:股市分析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深度报道
 第A31版:职场方圆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读者俱乐部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8年5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说“橘子”

任溶溶


  柑橘类水果,我们上海向来笼统称之为“橘子”。而在广东,它们是分得很细的,那就是:橙、桔、柑,还有橘。

  先说橙。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花旗橘子”,广东叫“金山橙”。橙的特点是圆圆的,果皮与果肉贴紧,吃时一般用刀切成几瓣,掰开每瓣两头果皮尖角,把果肉咬下来。“花旗橘子”味,酸但汁多,可以榨橙汁,即橘子水。广东出产的橙,最有名的是新会橙,非常甜,只是汁少,不能榨汁。

  再说桔。这是最普通的橘子,广东叫桔仔。桔仔圆而略扁,果皮和果肉分开,剥皮吃。广州话“桔”“吉”同音,因此走亲戚就送桔仔。春节时家庭中还会放一盆金钱桔,或在花瓶里插一枝金钱桔。绿叶中挂满红红的小桔仔,很好看。

  再就是柑。在我的脑子里,柑在橘子中最好吃,没有不甜的。它样子像桔,但大得多,皮厚且凹凸不平,果皮和果肉完全分离,剥皮吃。最有名的柑是汕头柑、厦门柑,也就是上海说的“汕头蜜橘”、“厦门蜜橘”。

  至于橘,广东只用在“金橘”上。金橘也叫金桔,是椭长形的很小的桔,很酸,大都用来做蜜钱。广州话里桔橘不同音。英文也引进了广州话“金橘”这个词,写作kumguat。不但上海,规范的普通话里也是“桔”“橘”不分,都作ju。

  不过如今上海“橙”“柑”也通用起来了。可能现在水果装箱考究,产地把当地产品名称写在箱子上,我们也跟着用起来了吧?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