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综合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新都会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奥运读秒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上海人家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投资理财
 第A28版:股市分析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深度报道
 第A31版:职场方圆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读者俱乐部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8年5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女儿揉粉,老爸添柴……昨天记者在罗店镇天平村体验农家乐
立夏 草头塌饼香糯情浓

史美龙 朱全弟


  昨天是农历立夏,市郊农村有一个风俗习惯——做草头塌饼。

  走进宝山区罗店镇天平村赵阿婆的家,她的女儿正帮着她揉糯米粉。糯米粉是自家种的糯米磨制的,粉里面掺和了切成碎片的碧绿草头,绿白相间的粉团呈现出丝丝秀气。赵阿婆说,揉糯米粉要放点盐,加一点温水,这样草头塌饼味道更加可口。当然,草头塌饼里面放上馅料味道就更好,为此,赵阿婆准备了切成细末的红枣甜馅和草头加瘦猪肉的咸馅。

  “以前家里困难时,根本没有考虑过做甜馅还是做咸馅,加些草头,抓把盐,放锅里煎熟就好了。现在条件好了,想做什么馅就做什么馅,比如放芝麻、豆沙、蜜饯等,随自己口味调节。”赵阿婆说起来眉飞色舞。

  赵阿婆的4个女儿都来帮忙了,大家一边做草头塌饼,一边说说笑笑,气氛热烈。赵阿婆的老伴本想挤上一脚,却被“发配”去当“火头军”,因为煎草头塌饼的火候赵老伯最能把握。他说柴要用稻草,火不能太旺,否则饼会煎得焦糊。不一会,铁锅里浇淋的豆油冒出缕缕青烟,随着“吱拉吱拉”塌饼下锅声,香糯的草头塌饼进入煎烤阶段。经过6次翻身、2次喷水,厨房间早已“笼罩”在扑鼻的香味中。赵阿婆先铲起2个敬了灶神,然后悉数收入菜盆,只见草头塌饼软乎乎、油光光、绿盈盈,令旁边翘首以盼的小外孙垂涎欲滴。

  赵阿婆说,农历立夏预示季节转换,农村渐渐进入了最忙的时节,一要收油菜,二要打麦子,三要抓紧水稻播种,一环扣一环,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因此,做草头塌饼意味着先犒劳一下自己。当然,这个时节草头普遍开花,味道最香,做成饼也是最好吃的。更要紧的是一家人有个相聚的由头,在一起说说话,做做饼,其乐融融,不要太开心。     特约通讯员 史美龙

  本报记者 朱全弟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