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职工收入整体提高 企业经营者与职工收入差距扩大 鲁哲 |
本报讯 (记者 鲁哲)上海职工工资收入与经济社会发展同向增长机制逐步形成,职工收入水平正呈现整体提高趋势。市总工会昨天公布的《2007年上海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研究总报告》显示,相比较2002年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有关数据,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职工比例已由83.2%下降为58.1%。 整体收入提高 去年,市总工会开展了5年一次的全市性职工队伍状况调查。自2002年以来,本市职工平均工资以年平均11%的速度增长,接近于本市生产总值年平均12.2%的增幅。 根据本次调查,2007年4月职工人均收入为2687元,高于2006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9.1%。相比较2002年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有关数据,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职工比例已由83.2%下降为58.1%。 职工内部差距扩大 但在收入普遍提高的同时,职工队伍内部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中央在沪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与地方单位职工差距有所扩大,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差距也有所扩大;不同岗位职工之间差距扩大。企业经营者与职工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实行年薪制企业的经营者收入与职工收入差距倍数明显高于未实行年薪制的企业。 维权仍有薄弱环节 九成以上的职工对企业劳动合同执行情况持肯定态度。但同时,职工权益维护仍存在薄弱环节。调查显示,有42.8%的职工每天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上。此外,女职工权益受侵害现象需引起关注。一些企业随意调整处于孕期、产期、哺乳期女职工的岗位;一些企业在劳动合同中模糊管理岗位的界限,将一批在管理、专业技术岗位上应该55岁退休的女职工提前至50岁退休,损害了国家和这部分女职工的利益。 为此,市总工会建议,加快立法进程,依法规范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推动《工资法》列入人大立法计划,对工资支付的程序、对象、范围、标准等以法律形式加以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