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综合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新都会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奥运读秒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上海人家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投资理财
 第A28版:股市分析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深度报道
 第A31版:职场方圆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读者俱乐部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8年5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职人员为何无权游湖?


  新闻焦点:贵阳日前下发紧急通知,从5月1日起,市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职工,禁止到阿哈湖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游玩。这一“游湖禁令”,一时成了当地市民热议的焦点。

  “禁令”有积极意义

  保护城市供水水源地,公职人员的确应该带好头,起到示范作用。应该承认,如果公职人员不到水源保护区游玩,对于减轻湖区环境压力,节约社会资源,倡导环保氛围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叶祝颐

  引导公众环保意识

  如果“禁令”之下水质依然持续下降,全面关闭景区也未尝不可。让公务员尽快“重返”景区或把他们长久挡在景区之外,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当地政府,而恰恰是公众对“禁令”的理解及他们的环保态度,要重视引导公众环保意识。刘楚汉

  环保懒政的表现

  这样的“禁令”注定是会受到非议的。凭什么禁止公务员游湖?没有哪条法律条文规定,可以将公务员排除在游湖游客之外。要保护环境,就该下功夫去治理,“游湖禁令”让我们看到一些地方干部的懒政思维是多么顽固。

  王军荣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