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综合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新都会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奥运读秒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上海人家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投资理财
 第A28版:股市分析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深度报道
 第A31版:职场方圆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读者俱乐部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19版: 奥运读秒   
本版新闻列表
2008年5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洗澡成奢望 头痛很平常
绒布珠峰大本营新闻中心花絮三则
王集旻 边巴次仁


  绒布珠峰大本营新闻中心随着各路海内外记者的到达而正式投入使用,这里成为了媒体记者暂时的工作间和起居室。由于高海拔特点,这里许多看似简单的细节反而变得生动有趣。

  “今天你洗头了吗?”

  位于珠穆朗玛峰山脚下的绒布珠峰大本营新闻中心由于条件限制,方圆200里以内别想洗澡,就算洗脸也要看时间。这里在过去两天里又连续下起中到大雪,气温一降再降,各路记者连洗脸的心都没有了。5日,许久不见的太阳公公在清晨终于露出笑容。仿佛提前约好似的,大本营的数位爱美的女士和男士同时在这一天“冒险”洗头,成为独特的风景。一位女士竟然还配备了电吹风,让人对“不打无准备之仗”深以为然。这一天,在记者每日必会相聚的地点——餐厅,大家的问候语不约而同地变成了“今天你洗头了吗?”

  有些记者还是想下山洗澡,换个心情,得来的反馈如下:中国登山队发言人张志坚表示,我也希望尽快登顶,我陪大家一起下山洗澡,不过我都上山一个多月了,一次澡都没洗过,希望记者朋友们坚持到登顶胜利的那一天;北京奥组委火炬接力中心珠峰运行组负责人孙斌说,这次上山我都40天没洗澡了,忍着吧;新闻中心副主任刘建表示,那有啥,我最辉煌的纪录是七十天没洗澡!

  看到几位当地小伙穿着短袖在山泉旁擦身,心里真是羡慕,不过再想想由于感冒而可能引起可怕的肺水肿,就只能咽口唾沫、望水兴叹了。

  也是在这一天,有些聪明的记者将自己潮湿的睡袋和棉被搬到户外,扯起绳子给它们吹吹霉气,可惜日过午后,大风再起,床上用品不得不躲进活动房了。

  “瑞雪兆吉祥”

  接连两日大雪,让珠峰真正变成一座雪山,风光无限好,只是这恶劣的天气让似乎近在咫尺的登顶又变得遥遥无期,不禁让记者心生几分焦急。不过新闻中心一位张姓官员对此另有说辞:“没关系没关系,中国有句古话,叫瑞雪兆丰年,你再看我们的火炬叫什么名字?祥云!瑞雪可不就对着祥云嘛,这才叫吉利哩!”

  新闻中心副主任、曾在2003年登上珠峰的刘建说:“珠峰附近天气变化多端,下雪很正常,在部分坚硬的冰面上有点雪甚至有利于爬山,这两天风也变小了,而且雪过天晴,说不定会有好天气的登山周期到来。”

  “连电脑都有高原反应”

  在高海拔地区工作,对抗高原反应最为艰苦,但临近几日天公总不作美,风雪不断,登顶时间眼瞅着又要推迟,“健在”的几位外国记者不禁打起退堂鼓,在此之前已经有两位外媒记者因高原反应下撤。还是国内媒体的记者更能发扬风格,其中几位上吐下泻、头痛欲裂、彻夜不眠,依然坚持先行适应、后谈下撤的方针,结果到目前为止,19位国内记者全部在岗。

  此外,高原反应还捕获了几个“牺牲品”:几位摄影记者的电脑因寒冷这个高原反应而拒绝开机,可怜老记们必须东借西借完成任务。

  新华社记者 王集旻  边巴次仁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