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打造绿色奥运 寒梅 |
| ||
| ||
| ||
|
据统计,北京奥运会实施了358个“绿色奥运”项目,包括新能源项目69项、建筑节能项目168项、水资源项目121项。奥运工程共建设了9个太阳能的热水系统。4个项目建设了地源热泵,3个项目建设了水源热泵,还有两个项目直接利用了地热。在200万平方米的奥运工程中,有26.7%的面积使用可再生能源等绿色能源。168个建筑节能项目所节约的能源,相当于每年减少2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鸟巢” 从大地中提取能量 “鸟巢”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场馆的代表,它既是雄伟壮观的“鸟巢”,也是绿色环保的“鸟巢”。 据悉,“鸟巢”共安装了100千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日均发电量超过200千瓦时,可为1.5万平方米的地下车库提供充足的照明电力。在建筑结构上,使用先进膜结构,确保体育场内部的亮度,节约了用于照明的能源。在水资源利用方面,“鸟巢”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利用雨水,收集、处理后的雨水可用于比赛场馆草坪灌溉、空调水冷却、冲厕、绿化、消防等,预计年均节水近6万吨。 更引人注目的是,“鸟巢”使用了地源热泵,能从土壤中吸收能量,用于补偿体育场空调系统等的能耗。地源热泵是一种使用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的系统,通过地埋换热管,冬季吸收土壤中蕴含的热量为“鸟巢”供热,夏季吸收土壤中存贮的冷量向“鸟巢”供冷。 “水立方” 百分之百收集雨水 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3万平方米的屋顶可以把雨水100%地收集,雨水收集系统一年收集的雨水量相当于100户居民一年的用水量。膜结构等相关技术使自然光能得到充分利用,现在平均每天9.9小时使用自然光,省电效果显著。 夜晚的“水立方”更是能绽放出无穷光彩。经过精心设计和布局的50万个大功率LED灯泡为5万平方米的巨大发光面积披上如梦似幻的彩衣。由于集中配置大功率LED灯具,并精心设计了绚烂模式、常规模式和节能模式等多种工作模式,使得“水立方”的景观照明用电量,较同为膜结构建筑典范的德国慕尼黑安联足球场每平方米减少三分之二。 “奥运村” 绿色空调不排热风 奥运村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西北角,分为居住区、国际区和运行区,能满足17200多名运动员的居住、生活、训练和休闲需求。 在奥运村居住区,楼房都采用了绿色空调系统,不会向室外排放大量热风,因为这里的冷气,来自几公里外的污水处理厂。据监测,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再生水,年最高水温是26.5℃,最低水温是12.5℃,冬夏两季时,与自然气候的温差可达10℃以上。现在,这些再生水被排入河道前,先来到换热站,与热泵机组换热,其中蕴含的温度能量就被留下来,用于奥运村的制冷或供暖,所以,确切地说,奥运村的制冷效果只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副产品。另外,奥运村中还大量使用了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装置,屋顶的太阳能装置不仅能为奥运村提供近七成的热水,还能减少夏季太阳对屋面的照射。 奥运会期间,奥运村所用的可再生能源利用设备系统将从再生水热泵冷热源以及太阳能中获取789万千瓦时的能量用于空调制冷和生活热水,可节约3077吨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8000吨。 寒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