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奥运进行时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财经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新都会
 第A10版:股市分析
 第A11版:法治视窗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公众服务
 第A17版:新奥运
 第A18版:新奥运
 第A19版:新奥运
 第A20版:新奥运
 第A21版:新奥运
 第A22版:新奥运
 第A23版:新奥运
 第A24版:新奥运
 第A25版:新奥运
 第A26版:新奥运
 第A27版:新奥运
 第A28版:新奥运
 第A29版:新奥运
 第A30版:新奥运
 第A31版:新奥运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6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7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8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9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4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新民时尚
 第B10版:时尚·城市玩家
 第B11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2版:时尚·男士部落
 第B13版:时尚·美容扮靓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6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7版:现代家居
 第B18版:现代家居·设计谋划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1版:新智
 第B2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23版:e生活·数字通信
 第B24版:e生活
 第B25版:头版
 第B26版:特刊
 第B28版:特刊
2008年8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愿以偿

缪俊杰


  雅典娜的奥运圣火,穿越历史天空,告别宇宙星辰,终于飞到中华大地,在古老美丽的北京,在别具神韵的“鸟巢”上空点燃。

  这一刻,亿万颗心在跳动,千百万人在自豪,亲临现场的人感到满足,中国人民的期待和梦想,终于成为现实……千言万语,万语千言,汇成一句话:“如愿以偿”。

  十三亿华夏儿女如愿以偿。人们当会记得,七年前夏天的一个晚上,从莫斯科传出中国申奥成功的消息,全国人民的心如鹰飞翔,扶摇直上;他们的热血像燃烧的火,恣肆奔腾;自此以后,他们忙于作规划,选地址,建场馆,修城铁,造公园,植林木;他们夏战三伏,冬练三九,不分昼夜,焚膏继晷。在千千万万劳动者贡献智慧和艰苦努力下,一处处奥运场馆如期竣工;辽阔的天空一天天变蓝;网络般的道路畅通无阻……举办奥运的各项指标终于达到国际国内奥运人士感到满意的水准;奥友如云,宾至如归。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称赞,北京奥运筹办得“十分出色”。中国成功举办一次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愿望正在变为现实。

  国际奥运人士也如愿以偿。人们当会记得,莫斯科投票结束时,当时已经八十高龄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祝贺中国申办奥运成功的同时,还表示在中国举办奥运时,他会到北京观看奥运会。七年过去了,已入耄耋之年的萨翁,精神矍铄地来到北京。我想这位老人也会感到如愿以偿。来自世界五大洲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万多名运动员,包括被宣布无缘本届奥运会的伊拉克运动员,也在最后时刻来到北京。他们日盼夜盼,到北京赛场上一展身手,赛实力,赛友谊,赛风格,摘金夺银。他们当会感到如愿以偿。

  体育迷们当会感到如愿以偿。世界上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体育迷,奥运迷,期盼着到北京观看这次奥运体育盛事,一览世界顶级运动员的风采。据媒体介绍,将有50万国内外奥运迷到北京观战,其中包括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有总统、元首、总理、酋长、公主、首席部长等等,他们都来了。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和现总统布什一家三代都来了,真是高朋满座,体友如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人民对于“以平等待我之民族”一贯友善,宾礼相待。达到如此和谐的境界,不亦是如愿以偿吗?

  是啊,美丽的八月,吉祥如意的八月,多少人感到满足,为之欢腾。我们作为北京市民,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也是如此。记得北京申奥成功的那天晚上,我们全家老少三代,从建国门步行到天安门广场,我也“老夫聊发少年狂”,同广场上的人群一起呼喊雀跃。当时我那只有八九岁的外孙女高兴地说:“到奥运那天,我们全家人一起去看奥运。我要当志愿者,为奥运服务。”如今,她长大了,出外求学了,前几天,她打来长途电话,我从视频上看到她喜悦的憨态。她高兴地说:“我们全家在同一时刻坐在电视机旁观看奥运实况转播,我们一定都很快乐。”我们面对着荧屏,都会心地笑了,同声说:“我们如愿以偿!”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