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综合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法治视窗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公众服务
 第A26版:广告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A32版:生活之友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
 第B03版:彩票看点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13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4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15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焦点
 第B19版:焦点
 第B20版:焦点
 第B22版:专题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第B26版:楼市播报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广告
 第B29版:关注
 第B30版:人物/资讯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广告
   2008年12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粗粮情结

余平


  文 / 余平

  菜场里新开了一家粗粮铺子,高粱、玉米、荞麦、燕麦、粟米、芸豆、小豆、黑豆装满了米缸,摆放得整整齐齐。我上初中时寄宿在县中,星期天回家,母亲无论如何也要给我做点好吃的。第一次从县城回家吃荞麦面饺子,母亲只夹了一个,剩下的我就狼吞虎咽吃起来,母亲说:“荞麦面不好消化,吃饱就行了。”我哪管那么多,把一大碗荞麦面饺子吃个底朝天,第二天肚子胀得难受,一连几天都吃不下。

  即使是粗粮,母亲也说粒粒皆辛苦,要我倍加珍惜。那时吃得最多的就是窝窝头,母亲把玉米面和黄豆粉用清水调和成面团,做成小酒杯大的窝窝头生坯,蒸上十分钟。窝窝头也不好消化,一旦吃饱了,再多吃一口也难受。一次我没吃早餐,午餐时便多拿了一个窝窝头,可是吃了两口就吃不下了,趁母亲不注意我把它扔进垃圾桶,可还是被母亲发现了,她大发雷霆说我有罪,当时真把我吓傻了。如今超市里也有窝窝头卖,不过是粗粮细做,玉米面里加了面粉、鸡蛋、奶粉、红糖,表面还嵌了数枚红枣,香甜松软,尝一口完全没有了当年如同嚼蜡的味道。

  现在人们吃粗粮是为了平衡膳食,早已不以果腹为目的。妻对粗粮还有美容和减肥疗效最感兴趣。我从粗粮铺子买来小米、玉米、荞麦、高粱、小豆,回家做了一锅香喷喷的五谷饭,又吃粗粮,心境却豁然开朗。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