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塌方 林金松 |
山崩地裂,道断路阻——面对播报汶川地震的电视屏幕,我的脑海里几度浮现与之类似的画面。盘点年近花甲的生命流程,最惊心动魄的激流险滩,就是二十挂零时的那一段。但闯过来了,毕竟闯过来了!可每当想起那两回遭遇,心中就颤颤然怀有余悸。 在多年的知青生涯里,我二度为民工,事情就发生在第一次当民工的1971年夏天。当时,我们听从召唤参加位于连城与长汀交界处、深山老林中的一个被命名为“714工程”的水电站建设。我所在的知青班接手的是修水渠的前期工程——在突兀的山腰上开辟一个平台。 一天下午,我与志郎、金熙在清理哑炮,突然间,头顶上的土石哗啦啦塌下来。我瞧见黑压压的一片,惊叫“塌方啦!”随即往外冲去。由于脚步太猛而失控,我一个踉跄摔下山崖。山崖陡峭,工地到谷底足有80米深,跌下去将粉身碎骨。我一个劲地往下滚,只觉得天昏地暗 ,生命顷刻就要完结……可是,伙伴们惊呼之声未落,我已安然脱险:山崖上横卧着一棵大树。这树是前几天炸倒的,原本参天,现在被土石方埋掉了大半,露出的躯干挽救了我的性命。然而,我的胸部被树干撞伤了,那当儿我魂飞天外……我由一位知青搀扶着,回到了工棚驻地。经过治疗、休息才基本复元,接着以第二次生命,更加积极地投入水电站工程建设。 大难不死的我被推为班长。 死神的阴影仍然笼罩着这个二十多人的知青班。那天下午,我与师凤在离工地500米远的小涧边锻打钢钎,忽然心血来潮,去工地看看。 我来到20天前出事的那个工段。只见金煊正系着安全带,举着钢撬,在平台内侧20米高的险峻坡边上大显身手。他奋力撬掉一块块暴露的危石,博得阵阵喝彩。我在为这位皮肤细嫩到可以看出红红绿绿的毛细血管而晒不黑的美男子的惊险表演暗暗叫好的同时,视线游移到整个边坡,发现有少量细泥夹着碎石正簌簌下落。这是塌方的前兆!我厉声呼叫:“坏鬼(金煊的绰号),快跑,要塌方了!”“不会吧。”“快快,无条件,否则你死了我不负责!”金煊这才丢下钢撬,援着安全带的引索往高坡上攀登。“大家快撤啊!”我大喊一声,二十多位知青往平台外侧迅跑。“轰隆隆……”顿时惊雷似的声音铺天盖地,山体崩塌,乱石尘土飞扬。此时此刻,作为班长,我首先想到的是战友的生命安在? 攀上平台,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个个面如土色。清点一下人数,众人微复元神。看高坡上的金煊,正颤巍巍地解着安全带呢!除了金煊和我,其余的人都在平台外沿,难以计数的坍塌土石,就在他们脚边。险哉!幸哉! 离开堆积如山的塌方土石,知青们低头拖腿向着工棚走去。举头望天,当时的太阳比寒月还冷,并且小得可怜。回到工棚后,大家顾不上洗脸擦身,你一角我三毛凑钱沽酒,互道庆幸…… 岁月不居,一晃就是三十余载。在这些年里,又有多次厄运降临到我的头上,可比起当年遭遇塌方的大难不死,总觉得后来的只不过是小菜一碟,是输是赢都是赚。生命既在,就应该是不屈的! 那的确是一个不平常的年代。谨以此文献给同艰共苦、而今还在为共和国尽力,犹如那座水电站仍在不停地输送光明的知青伙伴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