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倾听民意 汇集民智 共克时艰
 第A03版:倾听民意 汇集民智 共克时艰
 第A04版:倾听民意 汇集民智 共克时艰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求职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 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2009年1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施魂归何处

张志新


  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有沉鱼落雁之容,倾国倾城之貌。越因兵败,用文种“献美女以乱其政”之计,选得西施,“饰以罗裙,教以容步”……经过训练后,送到吴国,夫差大悦,果遭迷惑而忘政,以至于公元前473年国破身亡。吴国败亡以后,作为“功臣”之一的西施,归宿究竟怎样?历来众说纷纭。

  《越绝书》曰:“西施亡吴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这是较为普遍的一种说法。据此,明代剧作家梁辰渔编写了著名传奇剧本《浣纱记》;魏良辅还将其改成昆腔,广为传播。

  范蠡与西施的关系果真如此吗?明嘉靖进士王世贞,就此提出过疑问。他在《艺苑巵言》中写道:“蠡为越成大事,岂肯作此无赖事?未有奉使进女三年,于数百里间而不露,露而越王不怒蠡,吴王不怒越者也。”清代吴景旭也在《历代诗话》中评述:“蠡沉鸷善决策,必不潜通于未献之前,或载泛于既亡之后。”对范蠡与西施在吴国灭亡前的关系作了推断。这些推断,我认为合乎情理。

  吴国灭亡之后,西施应该同文种、范蠡一样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亡,走狗烹。”因为吴国人恨她;越国的后宫忌她,她有国色娇容;大臣们惧她;勾践也不喜欢她,因为她毕竟是亡国之君的嫔妃,而且事吴十余年……因此,西施是还不了旧都的。

  关于范蠡出走,《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载:“(范蠡)乃乘扁舟,出三江,入五湖,人莫知其所适。”《墨子》对此事评述:“吴起之裂,其才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墨子生活的年代与吴越春秋时间很近,他的记述应该是最可信的。西施被越王勾践沉于太湖中溺死,这是西施在吴国灭亡之后的真正归宿。她和文种一样,是吴越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