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咸”的霍金和老曹 张 洪 |
早上是科普时间,抓住先生出差前的最后一点空闲,我来打探弦理论。可惜的是,隔行如隔山,有些角落,问狠了,他也只好耸肩。 2006年,我家附近开过一次国际弦理论大会,我有幸混入其中,身份是霍金老师的粉丝。见到偶像后,我一度大为叹服,霍金先生分明是星战中与尤大师比肩的人物:脸是粉色的,透明,处一切境遇皆不动声色。不承想,我的热情后来遭到了先生的同事老曹的打击。老曹说,霍金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牛,他是一个成功利用媒体和被媒体成功利用的科学家。“无疑很优秀,但远不如媒体宣扬的那样优秀”。这时,他的重拳出来了:实际上,霍金关于时间的概念非常肤浅,而他成名的理论基本是画鬼的活计,这是他远不能和牛顿、爱因斯坦比的地方。 我心里恨恨的,又没有武器驳他,谁让我当年一念之差踏上了文科这只贼船?老曹最后的结论十分振聋发聩(那一刻,我有点晕眩),他说:“人类观察宇宙不足300年,而把当前结果回溯10的17次方秒谈论大爆炸,这样的外推缺乏逻辑依据。它可以当作一个理论(possibility),而不能当真。” 听到这些,我对那个很难搞的大爆炸几乎失去了信心。老曹接着还有一套,他反问道:“从一个近两年认识的中老年朋友身上,你能对他的婴幼年作一些推测,但推测终究是推测,有些正确,有些不正确,因为没有一个理论或逻辑的框架来保证从目前的小片段往后回溯的严格正确性(啊,严谨,仰视)。如果从这些中老年朋友的言谈举止上,有人推测他太爷爷是咋回事,你能信么?” 时间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如此吊诡的问题,多少大佬捋着袖子要来解决,统统化作了一种“而已”的说法。不过,昨天我啃超弦理论(嗯,难啃,超“咸”),终于有了一点鼓舞人心的收获,在某种状态下(空间小到人脑无法想象的程度),时间与空间可以融为一体。带着这一收获,我向先生打探,往下该咋办呢? 先生在一边说了一句很题外却很赞的话:别瞎想了,霍金这些人定力都厉害的,你想想,如果坐着一直不动,哪一个正常人可以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