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倾听民意 汇集民智 共克时艰
 第A03版:倾听民意 汇集民智 共克时艰
 第A04版:倾听民意 汇集民智 共克时艰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求职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 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2009年1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家的紫铜暖锅

阿 坤


  我搬了几次家,从老屋里带来的一只紫铜暖锅,却一直像宝贝一样的带来带去,至今我还珍藏着,因为这是上代人留下来的老货,丢了也就没有了。因为这暖锅,在我的记忆中,它是“年”的象征。

  这只紫铜暖锅,造型精巧,大肚皮细腿,中央有个较大的孔,竖起半截烟囱,孔内烧钢炭。上面罩着个刻着细花纹的锅盖,两端有活络的铜把手……我无法将它详细地描述清楚,总觉得这只紫铜暖锅像一件艺术品。

  伴着暖锅的记忆是阖家团聚的日子,那是过年。从除夕的那顿年夜饭开始,在春节几天的日子里,这只紫铜暖锅才会如约出现在我们一家人围坐的桌子中间。到了傍晚,我父亲就开始操作暖锅了。他先将备好的菜肴,有秩序放到暖锅的锅槽里,先放黄芽菜垫底,香菇、冬笋等不容易煮烂的铺上一圈,随后放油豆腐、鱼丸、肉圆、干发肉皮、蛋饺……将鸡汤或者用肉骨头熬的鲜汤兜兜地浇上去。盖上锅盖后,就开始生火。先在孔内放些刨花,然后轻轻压上钢炭,随即用扇子扇得炭火微红,升起了蓝色的火苗时,才端在桌子上。仿佛这紫铜暖锅是过年的主角儿,它的上场才意味着年夜饭的开始。

  我们家从来没有人会喝酒,但过年时是个例外。当父亲拿出一瓶陈年黄酒,打开瓶盖向每人的杯子里斟酒时,伴随着弥漫出醇厚的酒香气,这时的暖锅沸腾了。开盖后,热腾腾的白汽缭绕在屋子上空,大人们眉开眼笑,而我们几个小孩惊喜地望着锅槽里的菜肴,迫不及待动手拣自己喜欢吃的菜夹到碗里,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这样的狼狈吃相,因为是过年,大人们也不去计较和嗔怪。团团圆圆的一桌人,筷箸飞舞,转眼间暖锅中所剩无几。这时候,我母亲又去厨房拿来备好的菜肴和大半碗鲜汤,沿着锅子的边缘徐徐注入。然后把泡软的粉丝、碧绿的菠菜投入汤中,于是小高潮又起。小时候,我最喜欢听粉丝捞起来烫到了铜锅边,发出嗞啦啦的响声。这声音让我在久违中感到过年时的才有的幸福,尽管现在使用砂锅或者电火锅,主料和配料如前,蛋饺、肉丸、鱼块、粉丝等都可以入锅,也可以边烧边吃,但绝对听不到粉丝捞起来烫到锅边发出的嗞啦啦的响声。

  又到过年了,我把那只紫铜暖锅又拿出来了。它像冬天里盛开的一朵醒目的菊花,在过年的氛围中悄然开放,开放在我的心中,我虽然不再去使用它,但它依然飘逸着年味。每当除夕夜色降临时,我就会想起珍藏着的那只紫铜暖锅,让我感觉和回忆起过去的“年”。呵呵,紫铜暖锅的意境,是与“年”连在一起的。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