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综合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财经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公众服务
 第A23版:投资理财
 第A24版:股市分析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2009年2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插队的第N+1条理由

高琛妮


  我有个北方的朋友,定居上海已经三四年了。不久前他结了婚,新娘是位上海姑娘。婚礼上,众人起哄让他们讲述恋爱故事,朋友大大方方地答应了。不料,故事的开头却令人诧异:“我们的相遇,从一次‘插队’开始。”

  前年春节前,因为朋友准备回家过年,所以早早就来到一家火车票代售点排队买票。小小的代售点只有两三个窗口,每个窗口前都排着三四十米的队伍。朋友没办法,只能乖乖地排在队伍末尾,在等待中缓缓向前挪动。

  不久,朋友后面也有人排上来了,看样子像是一些务工人员。其中一个穿着棕色夹克衫的男子一直在和他的同伴们小声说着一些听不懂的方言,朋友估计他们是在抱怨人太多、队伍太长,也就没在意。

  十多分钟过去了,队伍只移动了一两米。这时,远处走来一位搀着大妈的漂亮姑娘。姑娘先是看了朋友两眼,然后径直走向前,排在了朋友的前面,并略带笑意地看着朋友。

  朋友觉得很奇怪。那姑娘的意思应该是想“加塞”,可是为什么要加在自己的前面呢?他拍了拍姑娘:“小姐,请你排到后面去吧。” 

  那位姑娘微笑了一下,说:“先生,行个方便好吗,让我妈妈排在你前面。”

  “小姐,我身后只有两三个人,排在我前面和排在最后并没有什么区别。”

  “当然有区别!”姑娘笑眯眯地说,“你看我妈妈年纪这么大了,你礼让一下年纪大的人,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朋友仔细看一下那位大妈,不满地说:“对不起,我不觉得大妈属于尊老爱幼的‘老’的范围里面,她看上去至多五十岁。”

  姑娘仍然没有气馁:“你是一位先生,我们是女士。你要懂得女士优先,让女士享有方便,对吧!”

  朋友是个原则性很强的人,就是连红灯也从来不乱穿,即使没有车也会等到绿灯才过马路。这时,他也有些不耐烦了,哑着嗓子道:“别多说了,即使你有N条插队的理由,我也不会让你加塞的,请你自觉地排队!这位大妈如果确实有需要,火车票可以由我代买。”

  就这样僵持了大约五分钟。周围的人纷纷驻足观看,指指点点。排在朋友后面的“棕色夹克衫”和他的同伴们,可能是觉得太吵抑或是队伍前进太慢吧,都先后走开了。

  这时姑娘停下了争辩,扭头注视着走远的“棕色夹克衫”。不一会她回过头来,笑容消失,急促而严肃地对朋友说:“先生,刚才几个人是小偷,想偷你背包里面的东西。你赶快检查一下有没有损失?”

  朋友一看,惊出了一身冷汗:背包的拉链已经被半拉开了!还好,装有自己证件的信封和皮夹都还在,看来小偷还没来得及动手,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这时他才明白,刚才那群人的窃窃私语很可能就是在议论怎样对自己的背包下手;而姑娘发现后,假借插队之名聚集群众视线,使得小偷无法下手,自己却冒着相当的危险。他钦佩姑娘的勇气与智慧,于是由衷地向姑娘致谢。

  姑娘又恢复了笑容:“先生说得对,即使有N条理由也不能插队。可刚才确实是情况紧急,请先生谅解。”

  “不,有第N+1条理由的时候是可以插队的,”一直严肃的朋友也幽默了一把,“就是要提醒别人注意小偷的时候!”接着,就是水到渠成的问题:“小姐,你保护了我的财产,是我的恩人。能不能留下手机号码方便我以后回报你?”

  故事说完了,可大家仍然意犹未尽:“那里面的大妈是怎么回事?”

  新娘笑吟吟地补充道:“那位大妈自然就是我妈妈啦!当时去买火车票是准备回我妈妈的老家过六十大寿的。”

  呵,快六十的大妈竟然被朋友看成“至多五十岁”!准丈母娘心里甭提有多高兴,日后自然也就默许这个“准女婿”了!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