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农老李 陈新 |
小菜场卖菜的摊主有两类,一类是菜贩,专从农贸市场批发来卖;一类是菜农,自产自销。老李属于自产自销的菜农。 第一次到老李菜摊上买菜,就觉得他跟别的摊主有点不同。那天老李菜摊上有小青菜,一个顾客问:“菜上阿存农药?”老李答得爽快:“有!”接下来补充一句:“已洒了十来天,这农药毒性低。”有些蔬菜,如小青菜、苋菜等,必须洒农药,不洒药根本长不起来。可在菜场里,你问菜贩或菜农,他们总是斩钉截铁地回答你:“我的菜保证没有农药!”说“保证没有农药”的菜,说不定吃了会放倒你,说“洒过农药”的,你倒可以放心食用。 老李卖玉米、黄瓜、地瓜,有时会看到他拿起来一条黄瓜衣袖擦擦,“咔嚓咔嚓”,吃得味道好极了!看着他那结实的身体,这些蔬果,你肯定可以放心食用。 老李卖菜,讨价还价也很特别。如果你要问:“为什么你的菜卖得比别人贵?”他总是这样答:“嫌贵,你去买别人的。”而你不问价,每斤肯定会多上一点;问了价,则一克不多,一克不少,大家不吃亏。他就这脾气。 有些蔬菜,像芦蒿、芦笋,本地菜农不大会种,菜贩批发来的,大多不新鲜。老李会种而且种得好,独家经营,价钱虽比菜贩的贵不少,买的人却特别多。来晚了点,常买不到。一次,我到他的摊位前买芦蒿,看见还有两小扎,谁知他不卖。问他为什么,他笑笑说:“蔫了,吃起来味道推板,带回自家吃。” 就这样,一来二去,我跟老李熟了。知道他儿子儿媳在私人小厂里打工,去年家里新造了一座三层楼小别墅,老李夫妻俩承包了村里十多亩菜田,新造的小别墅不住,在菜地边上搭了间小窝棚,老夫妻俩没日没夜泡在菜地里。 有天,老李很早就卖光了菜,见我去了,就邀我去他家菜地看看。我坐上他的黄鱼车,由他驮了十多里路,到了他家。哇!玉米、番茄、黄瓜、茄子、芦笋、青菜,绿的、青的、红的、紫的,一片片,一丛丛,一架架,俨然一座蔬果生态园林。老李像导游似的领着我到菜地里参观。 看老李夫妇住的小窝棚,说实话,吃喝睡都在里面,小窝棚里确实乱而脏。快中午了,我准备回城,夫妇俩却要留饭。我实在不好意思,但拗不过夫妇俩的热情,只得坐下吃饭。新鲜的番茄炒蛋,新鲜的菠菜,加上一碗炖肉糜,说心里话,比家里的饭菜可口。 吃过饭后,老李让他的老婆去菜地里摘了些番茄、黄瓜,割了我爱吃的芦蒿,还挑了鸡毛菜让我带回家。老李说:“我还要到地里忙活。不送你了,这儿离镇上没多少路,你自己去坐公交车吧。” 菜地离小镇约二里多路,我拎着鼓鼓囊囊的两大袋新鲜蔬菜,走了十分钟左右,老李踩着黄鱼车追了上来。我以为他怕我走不动,赶来送我一段路。谁知老李气喘吁吁地说:“刚才给你的鸡毛菜不能吃,上面农药才喷洒了六七天。我老婆只是想剪点嫩的给你,她走错了菜地。”说着,从袋里把鸡毛菜翻出来丢了。 好一个菜农老李! 明刊《庆红的拐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