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综合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中国60周年征文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投资基金
 第A23版:教育周刊/暑期生活
 第A24版:教育周刊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康健园/保健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2009年8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溪漫长浦江情

苏剑秋


  一个人,往往会有不同的社会角色,但他的内心总是有一个终极追求。

  画家张秋波,曾经在人生中经历多次角色转换,坎坷起伏,而绘画却始终占据着他的精神世界。张秋波是浙江浦江人,那里的文化底蕴可谓源远流长,尤其在近现代出了不少大画家,他与近代颇有影响的画家张书旂就是同宗同族同村。张秋波少年时已临池翰墨,古今碑帖能熟读默记。1966年张秋波以高分被浙江美院录取,但后来却阴差阳错地被某工程学院吸收并主修外语。这使他与绘画的主流环境擦肩而过。但他没有放弃对绘画的追求,动荡年月里他几乎天天勤练书法,在社会大课堂中,练就一手好字,而这恰好是传统绘画的基础。

  长期以来,张秋波的绘画创作一直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但这并不影响他才华的展露和画艺的进步。1995年,他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个展,鸟语花香,满堂生辉,博得观者阵阵喝彩。而他却冷静思考着怎样画得更好,在他的心目中,理想的绘画艺术作品,那是应该游刃有余和轻松活泼的,就像一颗晶莹的露珠在风摆荷叶上滴溜溜地滚动;是风乍起涟漪千层而自然优美吹皱一池春水;是花团锦簇鸟儿飞翔有一种带弹性的跳跃感;是汩汩泉涌水草婀娜柳絮漫舞唤起的静谧和馨香。

  张秋波执着、谦虚而又聪颖,从岗位上真正退下来后,倒成为真正的职业画家了。他笑称:“人生如梦如幻,绘画是我的真心喜好,才能如此孜孜不倦。”时间来之不易,张秋波六十春秋后赢得了属于自己的时间,他感叹着绘画艺术给予人的欣慰和快乐。说话间张秋波拿出一叠画稿,观赏之余我感受张秋波的人生艺术。譬如这幅《笑落珠玑》,他是用了心的。我想到了浦江籍的画家,他们的地域和山水毓秀文化传承,张秋波尽管早年离乡,可家学丰厚让他享用无尽,他的画别开生面却永远无法摆脱传统血脉,这是好事,成功总是眷顾着一切追求者。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