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深度报道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18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21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22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法援沙龙
 第B19版:求职/法援沙龙
 第B20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21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22版:求职/留学移民
 第B23版:求职/留学移民
 第B24版:求职/留学移民
第B10版: 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本版新闻列表
   2010年11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手帕上的金印

朱积良


  印章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印章艺术的发展轨迹可谓源远流长,从最初的实用性发展成为独立的、纯粹的艺术门类——篆刻艺术,从而有了“诗书画印”的并称。

  在我收集的这些印谱中,有一方尺寸较大、书体风格独特的印谱让人最为珍爱,那就是“敕建南海普陀禅寺观音宝印”的印谱(见图)。记得那年去普陀山旅游,登上了海岛最高处佛顶山,在佛光闪烁,香烟袅袅的慧济寺里,我从小卖部购买了一块洁白的手帕,然后请观音大殿内的方丈在手帕上钤上了这方印谱。此印边长10.5厘米×9.5厘米,据说是清光绪皇帝赐给该寺的金印,印文用九叠篆铸成,字势呈现出章法严谨、圆润流畅、曲回盘绕、典雅庄重的风格。由于九叠篆笔画繁琐且结字难以辨识,可防止伪造,又符合封建统治者追求的繁褥的所谓庙堂之气,因此唐宋时期出现的九叠朱文印一直被以后的元、明、清王朝所沿用,九叠篆成了官方和寺庙用印的专用篆文,为显示朝廷颁赐的声威,九叠篆文又称尚方大篆。

  我平时喜好收集印谱,有从报刊杂志上剪辑下来的名人名家治印作品,也有将别人的篆刻印章直接钤上的印谱。闲暇之余,欣赏这些印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享受,美不胜收,从中感受到了中国篆刻艺术所独具的风采和魅力。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