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深度报道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18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21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22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法援沙龙
 第B19版:求职/法援沙龙
 第B20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21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22版:求职/留学移民
 第B23版:求职/留学移民
 第B24版:求职/留学移民
   2010年11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波兰作曲家古雷茨基逝世

唐若甫


  波兰世界级作曲巨擎亨里克·古雷茨基(Henryk Górecki)于当地时间11月12日上午在波兰Katowice的一家医院内逝世,享年76岁。古雷茨基与潘德雷茨基以及鲁托斯拉夫斯基并称为“波兰作曲三杰”,上个月刚刚被颁发象征波兰最高成就的白鹰勋章。

  古雷茨基早年由于与伦敦小交响乐团和克洛诺斯四重奏团的一系列合作确立了自己的国际声誉。他是公认的当代音乐的旗帜人物,在职业生涯后期采用更为平易近人的作曲方式,例如融入简约主义,也创作了不少宗教作品。1992年,Nonesuch 唱片公司出版了一张古雷茨基15年前创作的第三交响曲(又名《悲歌交响曲》——Symphony of Sorrowful Songs)的唱片,以纪念大屠杀中的受难者。古雷茨基的音乐很快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他在音乐中使用了15世纪的一首悲歌素材、一首波兰西勒西亚地区的民歌。唱词选自一位被关押在德国秘密警察牢房的女孩在墙壁上写下的词句。这张唱片一度荣登全球唱片销售排行榜第六位,在欧洲常被作为葬礼音乐。这张唱片由大卫·津曼指挥伦敦小交响乐团演奏,累计销售已超出100万张。

  1933年12月6日,古雷茨基生于波兰西南部的小镇Czernica ,父母均为有所造诣的业余音乐家。他最初学习小提琴,随后在Katowice的国立音乐高等专业学校学习作曲,毕业后留校担任教职。学生们都觉得他极其出色,但是他队学生的要求非常苛刻。当学生们问他如何写作,写些什么时,他回答道:“如果你觉得没有音乐也能活个三两天,那就别作曲了——酗酒或许更适合你。”

  进入50年代,古雷茨基成为波兰先锋派音乐的领军人物。其后他开始向传统民歌方向发展,写了《三首传统作品》(1963)和《古老波兰音乐》(1967-69)等作品,风格受到希曼诺夫斯基和巴托克的影响。70年代古雷茨基转向里程碑式的简约风格,写出了第二交响曲《哥白尼》(1972),第三交响曲(1976)和为庆祝教宗约翰·保罗二世1979年造访波兰而基于《诗篇》创作的《Beatus vir》。

  80年代早期,古雷茨基转而专注于合唱、宗教音乐和室内乐作品。随后他应克洛诺斯四重奏团委约,创作了三部强有力的四重奏作品:Already it is Dusk (1988年)、Quasi una fantasia (1991年) 和Songs are Sung (2005年)。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