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深度报道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18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21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22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法援沙龙
 第B19版:求职/法援沙龙
 第B20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21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22版:求职/留学移民
 第B23版:求职/留学移民
 第B24版:求职/留学移民
   2010年11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匈牙利租房子

李君山


  张文国携妻子与上小学的孩子一起去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创业。创业伊始,他们非常艰难,外国并非他们想象的那样遍地是黄金,到处都是发财的机会。他们靠卖点小商品,勉强维持生计。

  他们起早贪黑,顽强打拼,手头有了点积蓄,他们不满足于这种小打小闹的生财方式,处处留心寻找更大的发展机会,改变他们的生活境况,给儿子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经过一番留心观察,他们摊位对面有一处房子,里面是空的。他们夫妻盘算,如果把这个屋子租下来,那么,一定有利于今后的发展。他们开始寻找那个屋子的主人。费尽周折,他们终于找到了那个屋子的主人。

  那是一位匈牙利人。张文国用半生不熟的匈牙利语表达了自己想租这个房子的意思。那位匈牙利人摇了摇头,非常客气地拒绝了张文国的请求。张文国说:“我们给你租金,可以多一点。”那位匈牙利人友善地说:“可是,我们不需要钱。”张文国非常惊讶地反问:“为什么不需要钱呢!”那位外国人耸了耸肩,对张文国的话作出了更为惊讶的表现:“我们为什么需要钱呢!”

  谈话进入了僵局,张文国夫妇一厢情愿的发展计划就要搁浅了。看来,老外的确有许多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地方,还怕钱多吗,这样的屋子白白地空在那儿,一点也不觉得可惜,竟然有人不需要钱的。

  张文国沮丧地正打算放弃的时候,他十岁的孩子用流利的匈牙利语对房东说:“先生,”小孩子长得非常讨人喜欢,他随父母来到匈牙利已经三年,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匈牙利语,“先生,您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我父母租您的房子,就是想把这些东西运过来,可以更方便地提供给这里的人们,改善他们的生活。”

  小孩子流利而自信的话语让那位匈牙利人改变了想法。他没想到一个年仅十岁的中国小孩子竟然有这样的公益之心。他眉开眼笑地打量着孩子,开心地与孩子聊着。

  张文国夫妇顺利地租到了房子,那位匈牙利人正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并不需要钱,他只是象征性地收了点租金。他们夫妇有了自己的地盘,生意越做越大。张文国夫妇从儿子的话里深受启发,他们与匈牙利人虽然有文化背景的差异,风俗习惯的不同,但是他本着“生意并非只是为了赚钱”的理念,与员工们艰苦创业,创立了公司,他们开发的服装品牌享誉匈牙利,并有了自己的连锁公司。其实,成功有时候需要换一种思维,而不能只拘囿于自己固有的想法。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