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外大战萨尔浒 ——中国历史之风生水起(八) 纪连海 |
我们《中国历史之风生水起》的第八篇文章,说的是后金与大明之战的萨尔浒大战的故事。 话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之后,明朝立刻感到是一大威胁而坐卧不安起来。于是在政治上、经济上进行限制。羽翼已丰的努尔哈赤也于1618年春以“七大恨”为由正式向大明王朝开战。 什么是“七大恨”呢?所谓“七大恨”是指努尔哈赤心目中导致他与大明王朝结怨的七件令他恼怒异常的事情:第一、明朝害死努尔哈赤祖、父;第二、明朝背弃誓言,遣兵越界,护卫叶赫;第三、明朝违背誓言,指责建州杀害出边采人参、挖矿的汉人,逼令建州十人偿命;第四、明朝派兵驱逐住在柴河、三岔和护安等三处的女真人,让其退出耕地;第五、明朝逼迫努尔哈赤退出已经吞并的哈达地区;第六、明朝支持叶赫,使原来许嫁努尔哈赤的叶赫老女转嫁蒙古;第七、明帝听取叶赫谗言,派人送信给后金侮辱建州。 努尔哈赤宣布“七大恨”之后,一举在1618年捣毁抚顺,攻取清河。明游击将军李永芳投降,后金掠去人畜30万。 然后,1619年春,努尔哈赤再次率兵攻打叶赫,攻下20余寨。 大惊失色的明廷从福建、浙江、四川、甘肃调集88000人与朝鲜兵13000人,以杨镐为辽东经略,以杜松、李如柏、刘綎等为副,采用分兵合击的战术进攻兴京,企图一举摧毁努尔哈赤政权。 杨镐与诸将议定,分四路进攻后金,总兵刘綎率军出宽甸由东;总兵马林率军出三岔口由北;杜松率军出抚顺关由西;李如柏率军出鸦鹘关由南,其中以西路杜松为主力,皆直指赫图阿拉。此外,王绍勋总管各路粮草,杨镐坐镇沈阳。明廷被自己虚张的声势所欺骗,洋洋得意地认为“数路齐捣,旬日毕事耳”。 努尔哈赤掌握了明军的战略部署和行动计划,正确地分析了形势,认为明军是采用分兵合击,声东击西的战术。努尔哈赤只派五百人抵御和阻滞南路的刘綎军,而把全部兵力集中起来,打击从西而来的杜松的明军主力,阻击明军。两军在浑河边上的萨尔浒一带相遇,揭开了著名的萨尔浒战斗的序幕。 努尔哈赤首先在萨尔浒击破明主力杜松军。然后,北击尚间崖明朝马林军。努尔哈赤又急返兴京,南击刘綎与朝鲜姜弘立军。明各路军均为所破。杜松战死,马林逃脱,刘綎战死,姜弘立被俘。从此后金对明朝从防御转入进攻的态势。 此后,努尔哈赤迅速消灭了叶赫,占领了野人女真三部中的渥集部的大部分。至此,经过30多年的努力,努尔哈赤终于基本上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看,只要有智慧,就能够充分利用山水之势,赢得天下吧?(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