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式边境小城重现勃勃生机 “和谐边疆·中国陆上边关纪行”——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 罗震光 |
|
本报记者 罗震光 在满洲里有一句俗语:“中国人来到满洲里就像出了国,俄罗斯人来到满洲里就像回到了家。”穿行在满洲里的街头,你一定会有些疑心自己究竟在哪个国家。随处可见欧式风格的建筑,用中俄蒙三国文字书写的牌匾,以及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去年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满洲里的街道显得空空荡荡,而今年夏天,各大宾馆旅店已经人满为患,一房难求。无论是想发财的商人或是想观光的游客,满洲里都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有着无穷的吸引力。 连接欧亚的国际大通道 满洲里,原名霍勒金布拉格,蒙语意为“旺盛的泉水”。1901年,这里建设了第一座火车站,满洲里始有居民。因这里是进入中国满洲的第一站,俄国人称车站为满洲车站。因俄语称满洲叫满洲利亚,翻译成汉语时便简化成满洲里。 这座拥有百年历史、融汇欧亚文明的口岸城市,坐落在美丽富饶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深处,东依兴安之脉,南濒呼伦之水,西临蒙古国,北接俄罗斯,自古就是亚欧两大洲间的重要商埠,素有“东亚之窗”的美誉。 满洲里作为亚欧第一大陆桥上最便捷的国际大通道,承担着中俄贸易60%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是中国最大的集公、铁、空立体化输运为一身的陆路口岸城市。满洲里对内背靠我国东北三省,与环渤海地区相贯通,经济腹地辽阔;对外连接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直至荷兰鹿特丹,所经沿线是俄罗斯人口最多、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东连海参崴、纳霍德卡等天然良港,与东北亚各国相望,是亚太地区国家进入亚欧大陆的理想门户,在东北亚经济区域中的战略地位十分显要。 经济发展重回快车道 回首2009年,满洲里市委书记吴浩峰表示,那是满洲里市发展史上经受考验最为严峻、任务最为艰巨的一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俄罗斯提高了木材关税,同时对我国的商品需求也转淡,边贸交易额一度陷入低谷。 随着国际经济回暖,俄罗斯大宗商品出口价格大幅回升,俄罗斯经济得以修复,由此也带动了俄居民购买力的增长。同时,我国经济刺激措施效果的持续显现,基础设施投资的持续增长,加大了对资源型产品进口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了边贸的增长。今年满洲里市的主要经济指标大多实现了稳步增长,特别是三大主导产业,外贸、工业和旅游增速较快。1-6月份,口岸过货量完成1261万吨,同比增长17.6%;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3.8亿元,同比增长51.4%;旅游总人数196.4万人次,同比增长7%,旅游总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13.2%。 生意回暖要多做调研 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木材进口国,所以在满洲里火车站看到最多的也是运送木材的列车。来自浙江的王建国已经在木材进口这行里干了十多年,他起初是跟着别人做木材生意,有了一点积蓄后自己开始独立经营。从几车皮木材做起,慢慢地一次也能做到十几车皮。这期间,木材被人掉过包,本来的优质木材到了国内验货时却成了劣等材;被人骗过,货款汇到客户账上后,对方卷款而逃。 “在俄罗斯做生意相当困难。”王建国回忆当年,颇多感慨,他在俄罗斯甚至遭遇过被劫匪抢包,案发后报警反被警察勒索的事。“我三年前回到满洲里改行做木材加工。” 说起转行,王建国表示,除了因为俄罗斯在不断提高木材关税外,竞争太激烈也是一大主因。“十多年前,论做生意,中国商人很多可做俄罗斯人的师傅,现在他们不但出师了,还超过我们。”询价、抬价,各种技巧在俄罗斯商人手中都用得炉火纯青,中国同行间为了拿货源,往往被迫提高进价,甚至先付款后提货。“一有风吹草动,吃亏的经常是我们,甚至有俄罗斯人直接就卷款逃跑,我们追都没处追。” 经过去年的一次低谷,进口又全面复苏,“经验老到的,现在都非常小心,但是不断有抱着淘金梦来的新人,往往他们是最容易上当受骗的。”王建国摇头叹息。 瓜果蔬菜最受欢迎 作为中国的北疆边城,每年九十月满洲里就进入了漫长的冬季,因此蔬菜是个金贵的东西,也渐成当地最重要的出口货物之一。 老郑是满洲里一家蔬菜园的老板,聊起今年的行情,他显得特别高兴。“蔬菜和衣服不同,天天都得吃啊。当然去年俄罗斯那里要的货都是比较便宜的品种,今年一些精品菜也卖得不错。”记者看到老郑院里停着一辆崭新的进口越野车,他笑着说:“上个星期刚买的,生意好,犒劳犒劳自己。” 最让老郑得意的是,由于生产管理抓得紧,他的货基本没有因为检验检疫的原因被退回过。“有些新入行的不懂,吃了不少的亏。”据记者了解,由于俄罗斯的检验检疫标准和国内不同,有不少蔬果商人因此而蒙受很大损失。记者所住宾馆的老板在聊天中就透露,每逢有南边来的水果商因为检验检疫通不过,而在关口贱价处理时,他们就会开车去大量进货。 如今老郑最大的担心就是,新的蔬菜基地在不断增加中,“货多了,价格肯定要跌,估计过两年生意就没那么好做了。” 游客增多消费活跃 满洲里整个城市由市区和扎赉诺尔区两部分组成,占地面积广阔的扎赉诺尔区矿产资源丰富,而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说的边贸小城指的就是满洲里的市区,一座俄罗斯风情十分浓郁的多彩城市。 受地理环境限制,满洲里市区的横街总共只有6条,但其间却遍布着上千家大小商铺。每天有成千上万名俄罗斯游客在此区域内采购。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不断有江浙、福建的商人到满洲里做生意,现在范围则扩大到全国各地。但是,无论来自何方,经过几年的熏陶,这些商人都能用俄语打招呼、做生意了。 刘峰夫妇的服装店开在三道街上,那是满洲里最繁华的地段。从江南小镇到北疆边城,刘峰夫妇已经来了十二个年头。刘峰说:“今年街上人多了不少,生意也渐渐好起来,当然和前几年比,还是有差距。不过,去年这个时候,真是连人影都找不到。经济不好,俄罗斯人也不来了,卢布又贬值,家家户户都亏了不少钱,周围不少店都关门了事。” 据了解,由于满洲里的商业、餐饮娱乐业发达,因此周边俄罗斯人都爱到此消费和过周末。但去年俄罗斯经济不好,失业率上升,俄罗斯人的购买力普遍下降。另外,俄方还修改了出境政策,从原先的无限制往返变为每周只能往返一次,最严格时规定,每月只能往返一次。满洲里的商家一度受到严重冲击。 幸好随着经济好转,满洲里的商业环境也迅速回暖。漫步满洲里街头,俄罗斯牌照的汽车随处可见,路人中金发碧眼的俄罗斯人所占比例至少在30%以上。每当入夜,遍布大街小巷的俄式西餐厅、酒吧是最热闹的地方。俄罗斯人聚在一起喝酒、唱歌,往往狂欢到凌晨才渐渐散去。 极具特色的边境游 作为中国对俄最大的边贸口岸,满洲里正在迅速从去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中恢复。在口岸贸易不断增长的同时,满洲里也正以它的异国风情吸引着国内大批游客 满洲里最初的居民以俄国铁路员工为主,后来的居民中一直有相当数量的俄罗斯侨民,因而其建筑文化深受俄罗斯影响。改革开放后,为了突出边城特色,大部分新建的楼房都运用了大量的俄罗斯元素,无论色彩和造型都富有强烈的俄式风情。身处其间,常让人以为走进了俄罗斯的小城。另外,几乎所有的商店都挂有俄文招牌,一部分专做俄罗斯人生意的商店甚至都省略了中文的招牌。 除了俄式小城的特色外,“边境游”“国门游”等充满地域特色的旅游项目也吸引了大量游客。而离市区数十公里处的呼伦湖,则是满洲里另一大诱人的风景。呼伦湖的面积达2300多平方公里,是中国北方第一大淡水湖,其风光之秀美常令游客赞叹不绝。 自从满洲里机场开通了广州航线以来,广东游客数量急剧增加。记者在机场采访了一对来自广州的父子。父亲拉着十岁左右的儿子说:“想去俄罗斯给儿子开开眼界,但手续太麻烦,就来满洲里了。看下来很不错,感觉差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