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见证中俄关系发展的边城 强晓云 |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俄罗斯,满洲里都是大名鼎鼎。尽管在中国,满洲里算不上大城市,但是它在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甚至俄罗斯欧洲腹地的声誉,远远超过中国的一些大城市。满洲里,因铁路线的修建而生,更因中俄(苏)关系的改善而繁荣。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使满洲里成为当之无愧的中俄关系发展的见证者。 说到满洲里的枢纽地位,很难不用几个“最”字来形容。满洲里地处“亚欧第一大陆桥”的交通要冲,是我国环渤海港口通往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和欧洲的最便捷、最经济、最重要的陆海联运大通道。它是中俄贸易最重要的货物运输口岸,承担着中俄贸易60%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24小时通关的实现使满洲里成为最繁忙、最大的陆路口岸。 满洲里,不仅是重要的货物流通口岸,还是中俄民间交流的最前沿。自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后,满洲里不单单将中国的日用品源源不断地送到当时物资匮乏的俄罗斯远东地区,而且还迎来送往了大量中俄两国人民。在这里,俄远东民众看到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由这里,许多满怀梦想的中国商人开始了他们在俄罗斯的“淘金之旅”。对广大的中俄民间贸易的参与者们,满洲里,承载着太多他们的梦想、现实和无尽的喜怒哀乐。 犹记得,上世纪90年代,一位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在描绘中俄边境时,这样说道,“在飞机上区分中俄边界,非常容易。只要看到了成片的农田,那就是中国。”满洲里不仅向俄罗斯输送中国的货物和食品,还传递着中国的生产方式和中国人民的勤劳朴实。 满洲里的飞速发展也带动了边界另一端的后贝加尔斯克市的发展。满洲里中俄互市贸易区是中俄边境重要的自由贸易区。俄方一侧被称为后贝加尔斯克工贸综合体,包括工业加工、商业贸易、旅游观光、娱乐服务等多种产业部门。繁忙紧张的边界贸易使人们看到了中国全方位开放战略与俄罗斯开发开放东部战略相结合的美好远景。 满洲里,因铁路线的修建而生,因边界的开放而兴盛,因中俄关系的发展而发展。共同繁荣,在这里正在予以实践。满洲里,见证着中俄贸易的日趋成熟,更见证着世界上两个最大邻国的持续发展。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副主任 强晓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