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公众服务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投资理财
 第A26版:股市分析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地产新闻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1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2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新民时尚
 第B10版:时尚/城市玩家
 第B11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2版:时尚/男士部落
 第B13版:时尚/美容扮靓
 第B14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5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6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7版:现代家居
 第B18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9版:家装之窗
 第B20版:职场方圆
 第B21版:新智
 第B2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23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24版:E生活
2011年1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会飞的鱿鱼:太平洋褶鱿鱼

徐娜

■ 太平洋褶鱿鱼跃出水面

  即使在风平浪静的时候,海面上也会有故事发生,有时会从海面上蹿出一些动物出来,有时是体型巨大的鲸,有时是小小的鱼儿。然而,它们一般蹦起来后又立即掉入大海,只有很少量的海洋动物能在空中飞翔。此前,人们一直以为海洋中只有飞鱼才会飞翔。然而,最近英国一位摄影师发现鱿鱼也会飞翔,而且飞翔的高度可达20米。

  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其实,不但有海鸟能潜入海中数分钟捕鱼,一些海洋动物也能飞到空中避祸,飞鱼就是人们熟悉的会飞的海洋动物。

  飞鱼科的鱼儿有40多种,它们的共同特征都是胸鳍特别发达,像鸟类的翅膀一样。长长的胸鳍一直延伸到尾部,整个身体像织布的“长梭”。它凭借自己流线型的优美体型,在海中以每秒10米的速度高速运动。它能够跃出水面十几米,空中停留的最长时间是40多秒,飞行的最远距离有400多米。

  目前发现的会飞鱿鱼,只有一种,那就是太平洋褶鱿鱼。它们又名“日本飞鱿鱼”,生活在太平洋北部海域,距离日本的小笠原群岛大约1000公里。它们的寿命很短,只有1岁左右。它们的体长为20厘米左右,体表颜色如同大海一样的蓝色,头部的两个小眼睛也是蓝色,而尾部两个大肉鳍和头部的腕足是白色透明的。这些鱿鱼的跃起高度不亚于飞鱼,一般高度为10来米,最高可以达到20米,一般在空中飞行10多秒。它们很少单独飞行,大多数时候是10多条或几十条一起飞行,十分壮观。

  由于海面很宽广,而太平洋褶鱿鱼又很小,它们在空中飞行时不大看得清楚,人们以前一直误认为它们也是一种飞鱼。其实,鱿鱼不是鱼类,而是一种海洋软体动物。如果不是用望远镜看,或是用照相机镜头拉近看,还真难以看清太平洋褶鱿鱼的真面目。以前,就有太平洋褶鱿鱼在飞行时没有把握好方向,掉到船只的甲板上而被人发现。不过,以前没有人拍摄到它们在空中飞行的姿态。首次拍摄到飞行鱿鱼的摄影师是英国的格雷厄姆·埃金斯。起初,他也认为这些从海面上跃起的生物是鱼类,当他仔细看自己拍摄的照片时才意识到那是鱿鱼。

  更为奇特的是,太平洋褶鱿鱼不像飞鱼那样向前飞行,而是倒着飞行。它们钻出水面时,是身体向后跃起,眼睛和触须位于后方。它们尾巴上的两个大肉鳍完全展开,就像一对翅膀,提供上升的浮力,并在空中保持平衡。它们的头部也不会闲着,头顶长长的腕足不断地收缩,为飞行提供前进的动力,并随时把握好前进的方向。有研究人员看了这种鱿鱼飞翔的视频后,认为它们的飞行原理像喷气式飞机一样先进。

  为什么太平洋褶鱿鱼会飞出水面?这和大多数鱼跃的原因差不多,主要是为了避祸。当它们发现有猎食者追杀而又难以逃脱的时候,它们就使出飞行这个看家本领,飞到高高的空中,猎食者只好“望鱿兴叹”了。它们还十分敏感,经常误解敌情。当海面上出现船只驶过出现的涡流时,它们也会认为水下潜伏着某种掠食者,本能地跃出海面。这样,船上的人们就可以欣赏到它们飞翔的美丽姿态了。

  不幸的是,太平洋褶鱿鱼逃到空中又将面临新的威胁。在空中有一种叫做红脚鲣鸟的鸟类,它们喜欢猎食鱿鱼。飞到空中的鱿鱼令红脚鲣鸟轻易就尝到了海鲜。毕竟要论飞翔,鱿鱼是敌不过飞鸟的。这真可谓是:“刚脱狼窝,又入了虎口。”弱小动物的悲剧不在于它们缺乏更好的逃生本领,而是自然界中的猎食者实在太多了。  徐娜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