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公众服务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投资理财
 第A26版:股市分析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地产新闻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1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2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新民时尚
 第B10版:时尚/城市玩家
 第B11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2版:时尚/男士部落
 第B13版:时尚/美容扮靓
 第B14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5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6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7版:现代家居
 第B18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9版:家装之窗
 第B20版:职场方圆
 第B21版:新智
 第B2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23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24版:E生活
2011年1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职场竞争像一场马拉松

王慧


  王慧(职业咨询师)

  “职场豆芽菜”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在一般人的感受中,由于过快提升,而导致能力无法胜任的现象其实并不多见。尤其是传统行业,非常看重资历,年轻人经常抱怨的是没有机会,而不是被过度提升。

  近年来,在一些新兴行业如互联网、IT、游戏动漫等,一批技术上有天赋、充满激情和冲劲的年轻人,确实获得了快速提升的机会。他们中的一些人,借此实现了职业生涯跳跃性的发展。但也不否认,有些人因为发展过快成了所谓的“职场豆芽菜”。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这类企业的从业者普遍年轻,而行业本身的高速发展,给企业和个人都带来很大的成长压力。被揠苗助长的“豆芽菜”们,有的可能是技术精英,但团队管理和人际沟通等软技能欠缺;有的可能本身还不具备相应岗位的能力,只是迫于快速发展的要求,被推到了前线。

  “豆芽菜”很大程度上是幸运的,在职场的激烈拼杀中,他们毕竟抢得了先机。但某种程度上,他们的职业发展也是危险的,如果没有及时意识到危机并及时调整自己,就面临压力下的“断裂”。

  对个人来说,重要的是正确认识自己,把握发展的节奏。在一阵突飞猛进的冲刺后,你可能需要调整速度慢跑一阵,并补充营养和水分。而对于企业来说,重要的是在给予个人快速升职的同时,不要忘记相应的培训和辅导。

  我们的大众传媒习惯追捧年轻的精英,无意间诱惑年轻人给自己定下不切实际的发展目标。所以,我们常常听到初入职场者说什么“40岁前赚到足够的钱,光荣退休,环游世界”;所以,成功学和励志类书籍热销……大多数年轻人,总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应该是被上天眷顾的幸运儿。但实际上,耀眼的精英永远是少数。前惠普中国区的总裁孙振耀有过一个比喻:职场竞争像一场马拉松,一开始跑在前头的人不一定是最后的赢家。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需要做好工作35年的准备。

  身在职场,我们需要在飞奔的过程中,时不时地慢下来,审视反省一下自己:看看自己的欲望和忙碌,有多少是因为内心真正的需要和渴求,而有多少又只是这个时代无数闪亮的泡沫映射出的光泽。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