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竞争像一场马拉松 王慧 |
王慧(职业咨询师) “职场豆芽菜”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在一般人的感受中,由于过快提升,而导致能力无法胜任的现象其实并不多见。尤其是传统行业,非常看重资历,年轻人经常抱怨的是没有机会,而不是被过度提升。 近年来,在一些新兴行业如互联网、IT、游戏动漫等,一批技术上有天赋、充满激情和冲劲的年轻人,确实获得了快速提升的机会。他们中的一些人,借此实现了职业生涯跳跃性的发展。但也不否认,有些人因为发展过快成了所谓的“职场豆芽菜”。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这类企业的从业者普遍年轻,而行业本身的高速发展,给企业和个人都带来很大的成长压力。被揠苗助长的“豆芽菜”们,有的可能是技术精英,但团队管理和人际沟通等软技能欠缺;有的可能本身还不具备相应岗位的能力,只是迫于快速发展的要求,被推到了前线。 “豆芽菜”很大程度上是幸运的,在职场的激烈拼杀中,他们毕竟抢得了先机。但某种程度上,他们的职业发展也是危险的,如果没有及时意识到危机并及时调整自己,就面临压力下的“断裂”。 对个人来说,重要的是正确认识自己,把握发展的节奏。在一阵突飞猛进的冲刺后,你可能需要调整速度慢跑一阵,并补充营养和水分。而对于企业来说,重要的是在给予个人快速升职的同时,不要忘记相应的培训和辅导。 我们的大众传媒习惯追捧年轻的精英,无意间诱惑年轻人给自己定下不切实际的发展目标。所以,我们常常听到初入职场者说什么“40岁前赚到足够的钱,光荣退休,环游世界”;所以,成功学和励志类书籍热销……大多数年轻人,总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应该是被上天眷顾的幸运儿。但实际上,耀眼的精英永远是少数。前惠普中国区的总裁孙振耀有过一个比喻:职场竞争像一场马拉松,一开始跑在前头的人不一定是最后的赢家。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需要做好工作35年的准备。 身在职场,我们需要在飞奔的过程中,时不时地慢下来,审视反省一下自己:看看自己的欲望和忙碌,有多少是因为内心真正的需要和渴求,而有多少又只是这个时代无数闪亮的泡沫映射出的光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