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公众服务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投资理财
 第A26版:股市分析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地产新闻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1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2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新民时尚
 第B10版:时尚/城市玩家
 第B11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2版:时尚/男士部落
 第B13版:时尚/美容扮靓
 第B14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5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6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7版:现代家居
 第B18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9版:家装之窗
 第B20版:职场方圆
 第B21版:新智
 第B2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23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24版:E生活
   2011年1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外商银行纷纷倒闭

何品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根据中英南京条约的规定,上海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于1843年对外开放。上海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刺激了工商业对于资金融通和汇兑结算的需求,因此外国金融机构不久便进入上海。据现有史料,第一家来华的外商银行是英国的丽如银行(Oriental Bank),它于1845年在香港、广州,于1847年在上海开设分支机构。

  至19世纪60年代上半期,已经有11家外商银行在上海开设分支机构,除法兰西银行是法国金融机构,其他10家都是英国的海外殖民地银行。外商银行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似乎一帆风顺。

  谁知好景不长,在1866年(清朝同治五年)突然爆发了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伴随而来的是第一次全球金融风潮。英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工业化程度最高,金融业也最发达,经济危机和金融风潮首先在英国爆发,接着波及大英帝国的海外殖民地以及其他国家。

  英国经济危机主要是由纺织品生产过剩引起的,但又与美国内战(也称南北战争)的结束密切相关。持续了四年之久的美国内战于1865年结束,英国纺织业在战争时期曾经因为需求大增而极为繁荣,战后却因供过于求而出现萧条,产品大量积压。作为当时英国支柱产业的纺织业出现不景气,严重影响了整个大英帝国的经济。

  与此同时,美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棉花产地,由于内战的爆发,美棉一度出口停滞,原料紧缺的英国纺织业不得不去印度甚至中国搜购棉花,导致国际市场上棉花价格暴涨,棉花国际贸易利润优厚,英国有很多进出口贸易公司(即俗称的洋行)从事棉花投机买卖,还吸引了英国金融业特别是海外殖民地银行的不少投资,不料美国内战结束,美棉大量出口,导致国际市场上棉花价格暴跌,英国金融业参与棉花投机失败,纺织业的不景气又加重了金融业的灾难,使得贷款无法收回,股票行情大跌,信用破产,损失惨重,由此造成的金融恐慌随即引发金融风潮。

  1866年经济危机和金融风潮从英国伦敦很快影响到了中国上海,包括大名鼎鼎的宝顺洋行(Dent & Co.,又称颠地洋行)在内的不少洋行因此破产倒闭,几家资本薄弱、投机过多的英商银行也不能幸免于难。5月23日,汇隆银行倒闭!5月30日,利昇银行倒闭!7月7日,呵加剌银行倒闭!11月30日,利华银行倒闭!12月29日,汇川银行倒闭!撑至1867年1月25日,利生银行也倒闭了!暴风雨过后,上海原有的11家外商银行幸存下来的只有丽如、有利、麦加利、法兰西、汇丰等5家。

  1866年金融风潮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遭受的第一次金融风潮,也是上海开埠以后发生的第一次金融风潮。所幸的是,此次金融风潮冲击的对象主要是外国在华金融机构,由于当时中国金融国际化程度尚低,对钱庄、银号等中国旧式金融机构的影响并不大。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