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公众服务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投资理财
 第A26版:股市分析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地产新闻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1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2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新民时尚
 第B10版:时尚/城市玩家
 第B11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2版:时尚/男士部落
 第B13版:时尚/美容扮靓
 第B14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5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6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7版:现代家居
 第B18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9版:家装之窗
 第B20版:职场方圆
 第B21版:新智
 第B2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23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24版:E生活
2011年1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租房添“新兵” “蚂蚁工房”给力
本市今年将继续多渠道筹措房源,让“夹心层”人群“住有所居”
晏秋秋

  ■ 位于徐汇区华泾镇淀浦河南岸的公租房——馨宁公寓即将竣工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本报记者 晏秋秋

  在闵行区七宝镇联明村,有两栋楼房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蚂蚁工房”。这是利用新政策,由全体村民集资9300万元建起的总建筑面积2.57万平方米的单位租赁房。之所以称“蚂蚁工房”,一是因为它面积小,总共可提供101套二室一厅和303套一室一厅公寓;二是因为房子是面向周边工业区企业职工出租作为宿舍使用。居住其中的人,都如蚂蚁般勤劳。

  这两栋“蚂蚁工房”,盘活了此前没得到有效利用的农村集体用地,解决了周边企业不少“小青年”的居住问题,还让联明村村民每年的收益分红,高于银行贷款利率。今年,申城将继续多渠道筹措公共租赁房房源。“蚂蚁工房”及其他一系列房源,将成为解决部分“夹心层”人群住房困难的给力举措。

  公租房已超700万平方米

  上海是国内人口导入量最大的城市之一。至2009年末,来沪常住人口达542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总量的28.2%;其中,引进人才、来沪务工人员等各行业职工占有很高比例。上海本地也有一些新就业青年职工,住房面积较小,又没有能力买房。这部分人群的住房问题,怎么解决?

  去年9月,上海市政府正式颁布《本市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靠公租房解决这部分人群的阶段性居住困难。公租房的准入标准,主要以在本市有稳定就业、居住困难等为条件,不设户籍和收入门槛。租赁价格按略低于市场租金水平确定,公租房运营机构按公司法有关规定组建,在政府支持下以市场化方式运作。此后,市政府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公租房税收优惠、水电气价格管理、户籍和居住地管理、运营机构组建、公积金支付租金等一系列配套政策,规范和支持公租房建设运营。

  由于公租房供应对象是上班族,因此房源主要布局在交通便利、配套完善的区域,不能太偏远;同时,中心城区新增建设用地供应十分稀少,因此调动各类土地使用权主体的积极性迫在眉睫。市房管局表示,在探索、试点和政策逐步建立的基础上,上海通过新建、改建、配建、转化、收储等五种渠道筹措公共租赁房房源的局面已基本形成。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级政府、园区单位在建、新建等多渠道筹措各类公共租赁房超过700万平方米。

  老厂房蓝领公寓等有作为

  除了“蚂蚁工房”外,申城筹措公租房的渠道,多种多样。老厂房、蓝领公寓、旧办公楼皆有作为。

  近几年来,浦东、闵行、松江、金山、崇明等区县的产业园区和大型企业陆续建设了大批职工宿舍和公寓,解决青年职工居住问题。

  浦东新区张江集团针对张江高科技园区引进人才较多、租赁居住需求旺盛的特点,建设了多处职工公寓,面向园区内企业职工出租,总量近35万平方米。陆家嘴集团利用其早年储备的一块位于锦绣路繁华区域的存量居住用地,开工建设8万平方米、约3000套紧凑型单身公寓,每套公寓面积不到30平方米。公寓2011年竣工后将面向陆家嘴区域金融机构的青年职工出租。

  闵行区鑫泽阳光公寓是莘庄工业区投资建设的一处蓝领公寓,面向工业区内各企业务工人员出租。公寓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设计入住总人数8000人,目前已入住约5000人。公寓社区内食堂、健身房、图书室等设施一应俱全,承租人出入社区和宿舍房间使用电子身份认证,居住的安全性和管理的有效性大幅提升。

  去年9月,上海市政府出台《关于鼓励本市国有企业利用存量工业用地建设保障性住房的若干意见》,规定国有企业可以利用原有的工业用地,按照公共租赁住房和经营性项目各占50%的模式实施开发建设。

  百联集团森大木业公司位于徐汇区滨江板块,企业与徐汇区政府协商达成意向,50%的地块由百联集团实施商业开发,另50%由徐汇区建设10万平方米公租房,2011年上半年项目有望正式开工。

  另外,本市中心城区一些旧厂房、旧办公楼等非居住用房经过改建完全可以作为公租房使用。静安区汉森手帕厂厂房位于曹家渡繁华地段,工厂停产后,部分厂房对外出租用于办公。静安区城建配套公司通过协商退租腾空厂房,启动改建工程;改建完成后,将可提供157套公租房。

  除了由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各类单位租赁房外,政府统一筹措建设、面向社会公众供应的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也进展迅速。位于杨浦区新江湾城的新江湾尚景园以及位于徐汇区华泾镇淀浦河南岸的馨宁公寓两处房源已接近竣工,建筑面积合计超过30万平方米,2011年可向社会供应5000余套公共租赁住房;位于普陀区长征镇苏州河北岸的馨越公寓也于2010年第四季度开工,建筑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建成后可供应约4100套房源。

  土地出让金公积金可借力

  发展公共租赁房,钱从哪里来?

  目前,土地出让金、住房公积金及其他各类社会资金,正逐步参与到上海公租房的建设和发展中,保险资金参与公租房建设的政策也正在研究中。

  去年10月,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土地出让金、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部分用于投资公共租赁住房。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与城投置地公司达成意向,初步确定出资收购该公司开发建设的新江湾尚景园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共15万平方米、2200余套房源。

  与银行信贷资金相比,保险资金拥有融资成本低、收益稳的特点,与寿险产品长期稳定回报的要求非常契合。去年9月,国家保监会出台《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允许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项目。承担多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地产集团与太平洋保险公司迅速达成协议,由太保公司牵头,长江养老保险公司等保险机构共同参与认购,以10年期债权投资计划的方式,向地产集团提供融资40亿元,用于徐汇区馨宁公寓、普陀区馨越公寓等公租房项目建设;利率按商业银行长期贷款利率下浮15%左右执行,按年调整。

  去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等政策性住房”,上海翌成投资发展公司与徐汇区虹梅街道合作,将位于宜山路苍梧路繁华地段的一处非居住用房改建成约3000平方米徐汇人才服务公寓,参考市场租金水平向漕河泾地区企业的管理人员出租;徐汇区出台支持政策,由政府和用人单位分别给予承租人租金补贴。这一做法,既降低了承租人的租赁成本,又兼顾了企业的经济利益。

  此外,上海已试行在新出让土地、用于开发建设商品住房的建设项目中规定,按照不低于建设项目住房建筑总面积5%的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这也将成为一大借力之举。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