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应容野草美 江曾培 |
上海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保留了长江滩涂地的原生态风貌,莺飞草长,充满野趣,深受游客喜爱。然而,在公园等级的评比中,尽管它各方面都达到五星级公园标准,却一再名落孙山。原因是目前的评定标准中有一条,要求五星级公园绿化养护“无杂草”,而炮台湾公园内有野花野草。这就引起人们对评定标准的疑问:公园能不能容野花野草? 有人说,就城区的公园来说,为保持园内的整洁,需要求养护“无杂草”,而对炮台湾这类郊野公园。则可容其有野花野草,以增加野味。这种看法较公园绿化养护上的“一刀切”,虽然要合理些,但是,在我看来,尚未到位。“杂英小巧亦欣人”,野花野草不仅不应为公园所排斥,恰恰相反,应加强对其合理的利用和开发,这是增添公园自然情趣的重要一环。 广东中山岐山公园的原址,是一片废弃的造船厂。公园设计者运用生态恢复和城市更新等先进设计理念,成功地将一个工业旧区改造成一个现代公园,2001年10月建成,2002年底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荣誉设计奖,此后在国内外多次获奖,包括“2009年度UU全球卓越奖”。它在公园的种植设计上,就大量使用了野草。有一处景观给人印象深刻,在保留下来的作为造船厂一种象征的长长的铁轨的两侧,长满了萋萋的野草。这种大自然的野草与以往工业革命标志的铁轨相伴,给人带来一种历史与生态交融的氛围,生发出一种别具一格的美感。 公园的设计,大家都会追求美。但是,正如岐山公园设计者俞孔坚所说,“我们习惯于追求几何之美、园艺之美,或古典式小桥流水之诗情画意。”这些没有错。不过,园艺美又远不限于这些。岐山公园所呈现的野草之美,就是在相当程度上被忽视遗忘而又不应被忽视遗忘的一种自然之美。我有两次被野草美深深震动了心弦。一次是在从德国去荷兰的途中,有段高速公路的两旁和中间隔离带,都是密密麻麻的野草,它们相互攀附着,挤压着,疯狂地向上生长,自由自在地随风摇摆,一股原始的野味向我浓浓扑来,使我感到一种未经人工过滤的纯净的大自然的真切气息。还有一次在北戴河,有个地方也长满荗密的野草,在杂乱中透露出不可遏止的生命力,吸引我经常从人工精致营造的景观中,到那里去独自盘桓。 野草,还因为它靠雨水生长,不用浇水,可以节约园林成本。北京公园多有野生草地,已渐渐成为一道风景。著名的天坛公园里,现在“唱主角”的就是野草,品种多达100多种。管理者根据野草的生长习性,不再大规模刈割,而是以修剪为主,让自生自灭的野草变得更美更漂亮。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对这种富有顽强生命力的小草,我们应因势利导,用其增添公园的自然美,而不应该视之为丑类,拒之于公园门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