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时信用卡能被商家复印吗? 消保委:与消费无关的个人信息可拒绝提供 居嘉 江跃中 |
本报讯 (通讯员 居嘉 记者 江跃中) 消费时刷卡支付后,信用卡被商家复印并保存复印件。最近,松江区的曹先生遇到这样的事后,思来想去觉得缺少安全感。消保委有关人士表示,消费者有权拒绝提供与消费无关的个人信息。 曹先生在松江某汽车销售公司购买轿车时,使用信用卡支付了货款。商家在完成刷卡业务后,称“根据内部规定”,复印了曹先生信用卡的正反面。事后曹先生认为,商家收集个人信息,侵犯了其隐私权。于是,曹先生向松江区消保委投诉,要求退还信用卡复印件。 松江区消保委受理该投诉后,立即与双方取得联系。商家解释说,复印客户的银行卡是公司的财务制度,因购买车辆属于大额消费,为确保消费资金安全,以免日后发生支付纠纷,所以一直是这样操作的。而曹先生坚持认为,信用卡上除了有客户姓名、卡号等常规信息外,还有3位校验数、客户签名等重要信息,一旦外泄可能直接威胁用卡安全。经过调解,商家最终将复印件退还给了消费者。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不得要求消费者提供与消费无关的个人信息。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经营者未经消费者本人同意,不得以任何理由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向第三人披露。可见,消费者有权拒绝提供与消费无关的个人信息,故消保委对曹先生的主张予以支持。 在日常生活中,经营者经常会要求消费者填写详细资料,许多消费者会配合经营者的要求,如实填写个人的有关信息。殊不知,正是由于消费者的信任和“配合”,不法商家将个人信息标价兜售获取利益,导致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经常会泄露,日后给消费者带来广告电话、垃圾短信等困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