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直击江淮流域旱情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我的父辈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专题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早间点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职场方圆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理财·周末看点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公众服务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商界·人物
 第A36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走通天路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现代家居/材质锦囊
 第B12版:家装之窗
 第B13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4版:现代家居/设计交流
 第B15版:新智
 第B16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7版:E生活
 第B18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19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0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专题
 第B24版:广告
 第T01版:新尚
 第T02版:城市玩家
 第T03版:美酒生活
 第T04版:美容扮靓
 第T05版:秀场故事
 第T06版:名品窗口
 第T07版:广告
 第T08版:极速抢鲜
   2011年5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铁轨伸向远方

许桂林


  离我和储福金家不远的地方,有一条从上海到北方的铁路干线。长长的两条铁轨无休无止地延伸向远方,常常给少年的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思和梦想。整个中学时代的早晨和晚上,我和储福金都是踩着那一根一根的枕木重复着上学和放学的路。这是六十年代末给我们的一个偶然。正是这个偶然,开始了我和储福金长达四十多年的友谊。

  中学时代的储福金很聪明,十几岁就夺得过区少年象棋的冠军;他的围棋我觉得那时候也鲜有敌手。也许是因为太聪明,他的身体就显得比较弱。一些体育运动比如游泳、打球、跑步等等他是不参加的,这反而养成了他喜欢静静思考的性格。然而,储福金的个性却又是天生好动的。最明显的就是不服输。他如果受到一次失败,就会认真地研究和分析,在下一次的较量中力求战胜对方;他如果遇见不懂的东西,会好些日子不吃不睡地去研究;他做事往往又会突发奇想,比如学校作文比赛,他会写出一篇《三字经》引起大家的轰动;由于身体不好,他的体育成绩总是落后的,但不惑之年以后,他却把骑自行车、游泳、开车等都学会了。

  在那每天长长的铁轨途中,我和储福金天南地北,谈古论今。偶尔会有呼啸的列车通过,我们便会目送那列车直至它消失在迷茫的远方。那时候我们谈论的话题三教九流无所不包,我们需要不断地给自己补充新的知识。于是我们迫切地阅读所有能找到的各类书籍包括马列的原著以及一些哲学书籍。储福金甚至学针灸学八卦学易经学佛理。我们写诗填词,教学相长。

  长长的铁轨见证着我们的友谊,延伸着我们对未来的梦。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我和储福金实际上在上着自己的人生大学。家庭的忧患,世态炎凉,社会兴衰,无一不给我们年轻的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紧接着,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我和储福金作为所谓的“一片红”走向了农村。他去了江苏老家,我去了安徽淮北。真的是汽笛一声肠已断啊。我们从此天南地北。

  但我们友谊的铁轨却继续延伸着。那时候,我们江南淮北不间断地通着信。整个插队落户的岁月里,我和他相互倾诉彼此的思念和感伤,我们诗词唱和,也写各类题材的文学作品,那些作品都是写给我们自己看的,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青春的热血澎湃。

  就这样,我们的友谊一直延续到今天,犹如那长长铁轨下铺垫的最扎实的枕木。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