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公司不当房客 苌汪 |
苌汪(职员) 有次我去客户公司办事,当时心情急迫,坐出租车到达那幢写字楼门口时,匆匆忙忙连车票都没拿就下车了。脚踏进电梯,我突然发现,文件袋落出租车里了,赶紧奔向门外,出租车已无影无踪。 根本没注意看过车牌号呢,怎么办?也许我失落的样子写在脸上,大楼前台主动走过来询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的?”我顺便牢骚了一句:“把文件掉出租车里啦”。说实话,我根本没指望人家能提供什么帮助。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大楼前台就是个摆设。谁知,前台工作人员马上安慰我:“先生别担心,我已经帮您记录了车牌号。”我大喜,急忙表示谢意。对方表示:物业给该大楼前台制定的工作职责中,便有“记录停靠的出租车牌号”一项,这属于他们的履责范围。 相比之下,我们公司所在的写字楼,就没那么认真细致。虽然看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条条框框是按5A级写字楼的标准制定的,但奈何落实不到位。本来,我们也提出过一些建议,不过物业公司的态度让我们慢慢失去了兴趣。 其实那些建议都是双赢的。 比如,建立信息互动平台。一幢写字楼内大大小小的公司多了,各公司间很可能存在商务合作的潜力。如果由物业能建立一个信息互动平台,邻居间的联系就变得方便了。在征得各承租人同意公开资料后,让写字楼资源共享。而物业可收取适当平台使用维护费,增加收益。 楼里中小企业居多,常常外聘兼职会计。物业可以为楼内中小企业提供财务会计、财务咨询、代办税务、出纳代管服务,一方面替承租户降低管理成本,另一方面也物业公司也有进账。 写字楼进出的快递人员复杂,存在安全隐患。不如物业牵头,跟某个快递公司签订固定合作协议。 很多公司招待重要客户,经常要去附近的商务酒店喝茶。物业完全可以开个商务茶吧呀,只要服务档次能上去,楼内哪家会不欢迎呢? 小小的“记录出租车牌”规定,一旦实施挺容易就让人感动。物业要做得深入人心,尚不必什么“境外引入”,拿承租公司当房客,听取一下他们的心声,手脚便展得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