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三国务实合作 多项措施相继出台 |
问:这次峰会在密切中日韩三国在各个领域的务实合作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 答:从2010年5月第三次峰会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日韩三边关系可谓风波迭起,波折连连。但三国间日益密切的经贸联系以及共同面对的全球议题的挑战,又促使三国彼此接近,共谋和平与繁荣之道。欧美媒体在解读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时使用的核心词汇之一就是“团结”,这不仅反映在中韩两国首脑主动提出到"3·11"重灾区慰问日本灾民,成为震后首访日本灾区的外国领导人,也反映在东道主刻意回避不愉快的话题,给峰会塑造出共度时艰的感人氛围上。“务实合作”可以说是这次峰会的一大“主旋律”。 中国一贯积极推进东亚次区域经济合作。在中日韩第二次峰会上,时任日本首相的鸠山由纪夫也非常热心地倡导东亚共同体。但由于继任的菅直人首相有意加入美国主导的TPP构想,致使中日韩三国为主体的东亚次区域经济合作出现了复杂的局面。这次会议决定:中日韩三国将在今年内完成有关三国自由贸易区谈判的官产学联合研究,争取明年启动谈判;为进一步加强三国的经济伙伴关系,将努力在今年内完成三国投资协定的谈判;三国还将就建立东北亚物流信息网络、推进三国无缝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和实现三国陆海空联运进行合作。 促进人文交流特别是青少年的交流是中日韩加深互信、增进面向未来的合作关系的基础。三国领导人在中日韩青少年友好活动的框架下举办“未来论坛”,促进友好合作关系;欢迎通过“亚洲校园”计划促进三国间的大学交流,并尽早启动示范项目。这次峰会后发表的联合宣言中唯一明确提出数量目标的是,要在2015年将三国人员往来规模扩大到2600万人。这不仅有助于促进三国国民间的相互理解与友谊,也有利于刺激彼此的经济增长。"3·11"震灾后,来日本访问的外国游客在三四两个月分别下降50%和62%。年内吸引1100万外国游客的目标似难完成。这次峰会的决定无疑可以给日本的旅游业者吃上一颗“定心丸”。 建立中日韩合作秘书处是上次峰会的决定。本次峰会宣布秘书处将于年内在韩国建成。这将是中日韩合作启动10年来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积极进展。秘书处的职责范围包括为三国合作的运行和管理提供行政、技术支援;出席重要会议和与三国进行联络;开发新的合作项目;向三方委员会提交合作项目评估报告和业绩报告,研究三国合作焦点问题等。它将在中日韩三国间现有的17个部长级会议机制和50多个交流对话机制的基础上发挥高层次协调和统筹的功能,有利于三国各个领域的合作朝高效、规范、有序和机制化的方向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