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政府签合同关押犯人谋利 质疑者批看守素质低条件差 美私营监狱:争议声中发大财 唐昀 |
|
美国改造公司(CCA)是一家上市公司,是美国最大的私营监狱承包商。它与联邦政府或州政府签订合同,日常管理一如公共监狱。最大的区别是,这里拘禁犯人是为了盈利。 在美国,私营监狱体系和公共监狱体系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但私营监狱的存在,在民间向来颇受争议。 生意兴隆 塞尔温·卡德纳斯在美国休斯敦家中被入境和海关执法局官员带走。出生于洪都拉斯的卡德纳斯1990年来到美国,当时他32岁,在一艘船上工作,属合法入境。但后来,他非法滞留休斯敦长达20年,还生了4个孩子,都是美国公民。 入境和海关执法局把卡德纳斯交到隶属于美国改造公司(CCA)的休斯敦诉讼中心。根据合同,入境和海关执法局每天为中心代为收押者人均支付90美元。 在美国,私营监狱系统与政府监狱系统平行,互为补充。据司法统计局数据,私营监狱收押人员约占全美收监人员总数的10%,数量多少根据政策调整而波动。法律越严苛,收监者越多,CCA就会从中受益。该公司自2000年起获得非法入境者收押合同,股价从1美元飙升至23.33美元,吸引了诸多投资商。 除入境和海关执法局外,CCA还与其他联邦政府机构和19个州监狱系统有业务往来。它的最大竞争对手是Geo集团,规模比CCA小一些。这两家公司合起来年收入超过30亿美元,而整个行业年收入也不过50亿美元。 效率更高 CCA表示,它承担的职责与政府监狱没什么不同,只是效率更高。联邦政府或州政府若要建一座新监狱,通常需要6年时间,而CCA只需要18个月,而且费用不到一半,监狱标准甚至超过政府监狱,曾得到美国改造协会高度评价。 在休斯敦,入境和海关执法局与CCA的合同规定,在执法局办理驱逐出境手续期间,CCA负责1000名非法入境者的生活起居,直至他们离开美国领土。如果他们是墨西哥人,则由CCA用一辆大巴送至墨西哥边境;如果来自其他国家,则把他们送到机场,看着他们登机飞走。 民间质疑 私营监狱在美国生意兴旺,但民间对其运作方式抱有异议。《监狱法律新闻》主编助理亚历克斯·弗里德曼说,CCA下属机构全都分布在美国南部,从加利福尼亚州延伸到佐治亚州,因为这里的劳动力成本较低,而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看守素质不高。监狱条件通常不好,私营监狱尤其糟糕。“你经常会看到看守打人,让你不忍目睹,”弗里德曼说。而CCA公司声明:“我们的管理人员都是业内受过最好训练、收入最高的专业人士。” 在休斯敦改造中心提供免费法律培训的法官韦罗妮卡·塞恩斯说,在非法移民案件中,那些不懂英语的被拘者对美国的司法体系不甚了解,因而难以保障自己的权益。 司法专家朱迪·格林认为,私营监狱为了盈利,往往把成本转嫁到被拘禁者身上,“那里的劳动力十分廉价,工资很低”。同时,逃跑、暴力和非法买卖等事件较之公共监狱更为频繁。对此,CCA一概予以否认。 最具争议的一点是,私营监狱为了挣钱,积极游说政府通过相关法律,把更多人投入监狱。批评者认为,这会产生严重后果,导致出台更为严厉的法律。对此,CCA争辩道,它一年的游说费用约为100万到200万美元,与同等规模的其他类型公司和机构相比可谓微不足道。 尽管面临争议,私营监狱在美国仍方兴未艾。目前,CCA可容纳9万名收监人员。 唐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