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专题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我的父辈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民生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法治视窗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目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读者之声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理财·周末看点
 第A32版:股市分析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教育·人物
 第A35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6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走通天路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设计交流
 第B1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2版:现代家居/特别提醒
 第B13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4版:家装之窗
 第B15版:新智
 第B16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7版:地产新闻
 第B18版:公众服务
 第B19版:地产新闻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2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3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24版:E生活
 第T01版:新尚
 第T02版:走近大牌
 第T03版:品牌专题
 第T04版:名表风尚
 第T05版:表情之旅
 第T06版:男士部落
 第T07版:冰享夏日
 第T08版:热门场地
 第T09版:创意主张
 第T10版:扮靓报告
 第T11版:都市唱响
 第T12版:城市品质
 第T13版:现场表情
 第T14版:资讯柜台
 第T15版:信息橱窗
 第T16版:明星秀场
   2011年6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唤醒沉睡的古城

陈伟


  第一次走近她,是2006年的深秋。我到枣庄工作不到2个月,带领有关人员全程考察百里枣庄段运河,试图从这条流淌了千年的古运河中找寻一些历史的记忆,希望得到对这座古老煤城转型发展的启发。踏着一块块古老的青石,面对一栋栋弹孔斑斑的民居,细细品读她的前世和今生。

  此后的一年多,几乎每个周末我都要到台儿庄去实地考察,走过了古城的每一条街巷,察看了古城的每一栋古旧建筑,踏遍了古城的每一块青石板,采访了古城每一位80岁以上的老人,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随着挖掘的不断深入,古城的整体轮廓、街道水系、建筑风貌、文脉传承等历史基因,在我的脑海中渐渐清晰起来:历史上的台儿庄,是“水旱码头、商贸重镇”,繁盛一时,被乾隆皇帝称为“天下第一庄”。这里拥有千年运河上最完整的遗产体系,有唯一保存完好的古河道、古驳岸、古码头、古村庄,被誉为“活着的运河”;这里汇集了八大建筑风格、世界五大宗教和七十二座庙宇,形成了千里运河沿线独有的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鲜明文化特征;这里发生过著名的台儿庄大战,古城“无土不沃血,无墙不饮弹”,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留存有众多的二战遗址。

  古城台儿庄90%的建筑因大战毁坏殆尽,但我们却通过10%的历史遗存,挖掘出了那些最富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基因,复原了她的本来面目。同时,又适应社会的发展,融入了现代生活的元素,不仅在于形似,更在于神似,让古城更能得到人们的认可。我们重建的台儿庄古城,既源于历史,又超越历史,既忠于原貌,又大胆创新。许多国内一流的规划设计大家、古建筑设计专家,先后参与了古城的规划论证,我们博采众长,遵循“存古、复古、创古”原则,最终形成了古城的重建规划方案,着力打造中国第一座二战纪念城、运河文化博览城、独具特色的东方古水城。

  战争摧残了文明,文明顽强地再生。历时三年的深入挖掘和精心打造,古城获得了新生。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院院不同、院院有水、院院有展馆、院院有主题文化,再现当年“一河渔火,十里歌声,夜不罢市”的繁盛景象。在这里,孩子们可以找到童趣,青年人可以找到快乐,中年人可以找到温情,老年人可以找到回忆。

  徜徉在复活的古城里,抚摸着她的每一寸肌肤,像是拥抱着自己失而复得的亲人。我欣喜于她艰辛地重见天日,更祝福于她长远地留存下去。对于沉睡了70多年的古城台儿庄来说,这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