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之花”风采浪漫 ——《新四军女兵》热播引起“80后”共鸣 俞亮鑫 |
|
“夕阳下,铁道上,唱着红歌,青春的洋溢,革命的热情,令人置身于那个激情飞扬的年代。”红色偶像剧《新四军女兵》在东方卫视和央视八套相继开播后,其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和革命激情点燃了观众对军旅戏的热情,尤其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 青春时尚显特色 以往的军旅戏以表现男性为主,而丁黑执导的《新四军女兵》另辟蹊径,聚焦了一批青春、时尚、亮丽、浪漫的新四军女兵。这些女兵并非拿枪战斗在前线的“红色娘子军”,而是为前线战士提供精神食粮的文艺女兵。这些来自城市的女兵不仅有文化、能歌善舞,而且有革命激情,还有些小资情调,她们在战火中实现了自己的精神升华。 丁黑导演用略带浪漫色彩的视角,将这些战争中的女兵的精神光辉表现得十分美丽,勾勒出残酷战争环境下一朵朵“铁军之花”的别样风采。 向家姐妹有原型 剧中,许多人物颇有个性,形象丰满。如向家三姐妹中的姐姐向瑞云思想前卫、敢说敢做,长妹向瑞华孤傲好胜,小妹向瑞星忧郁温婉。另外,陶七妹的豪放、林蕤的热心与任性等都各具性格。刘威葳扮演的女教官杜铁英也突破了以往“马列主义老太太”式的严肃刻板的模式,她所展现的外表冷酷、内心狂野给人印象深刻。剧中不少角色的青春冲动与不成熟,和当今的“80后”有着相似之处,显得真切自然。而这正是吸引大批年轻观众追看的原因。丁黑表示,这些主要角色都有人物原型,是经过大量采访、查阅资料后提炼出来的,如向家三姐妹就是真实的。 人物性格具魅力 赵子琪扮演的向瑞云出身于书香门第,又是金陵女子大学的女大学生,她离家投笔从戎,成为战地服务团的文艺骨干。她个性张扬、我行我素,面对有关生活作风的流言蜚语,她进行还击并坦然面对,其举动在那个年代无疑是大胆和另类的。一些“80后”观后感叹道,原来那个时代的女革命者并非“高不可攀”,她身上有许多当下年轻人的影子。 黄维德饰演的战地服务团团长马靖平堪称“万红丛中一点绿”,他风度翩翩、英俊潇洒,更兼学者风范和兄长风度,有着极高的文化修养、艺术素养,同时又是个有着坚定信仰、勇于担当的好男人。不仅剧中女兵爱他,在荧屏上,他也成了女性观众的“大众情人”。这样完美的男主角在军旅戏中十分鲜见。目前许多战争剧,似乎男主人公不带匪气、不说粗话就不算性格“到位”,几乎成了一种创作倾向,而马靖平以儒雅气质赢得观众,值得人们思索。 首席记者 俞亮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