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专题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我的父辈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民生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法治视窗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目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读者之声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理财·周末看点
 第A32版:股市分析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教育·人物
 第A35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6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走通天路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设计交流
 第B1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2版:现代家居/特别提醒
 第B13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4版:家装之窗
 第B15版:新智
 第B16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7版:地产新闻
 第B18版:公众服务
 第B19版:地产新闻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2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3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24版:E生活
 第T01版:新尚
 第T02版:走近大牌
 第T03版:品牌专题
 第T04版:名表风尚
 第T05版:表情之旅
 第T06版:男士部落
 第T07版:冰享夏日
 第T08版:热门场地
 第T09版:创意主张
 第T10版:扮靓报告
 第T11版:都市唱响
 第T12版:城市品质
 第T13版:现场表情
 第T14版:资讯柜台
 第T15版:信息橱窗
 第T16版:明星秀场
   2011年6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歌词没有“夹生饭” 又唱又跳“疯起来”
——中文版音乐剧《妈妈咪呀!》试演成功
杨建国

■ 《妈妈咪呀!》的群舞场面 图TP

  在沸沸扬扬的议论声中,经过两个多月集训的中文版音乐剧《妈妈咪呀!》剧组,近日在大宁剧院悄悄预演了9场。最后一场预演结束时,中英制作方人士与剧组演员拥抱欢呼,因为9场预演均赢得了满堂彩,让初次涉足“汉化”海外当红音乐剧的他们充满了信心。

  翻译出色 语言自然

  记者观看演出时发现,词作家陈乐融的“汉化”活儿干得非常仔细,他在吃透全剧细节和音乐精神的基础上,用“软硬兼施”的方式进行歌词翻译。“软”即以不违背原意为原则,中文尽量贴近中国观众的语言习惯;“硬”是指有些单词,即使不懂英文的观众也能知其意,如money,干脆保持原样。这样的翻译没有使歌词变成“夹生饭”,演唱起来也十分口语化,毫无拗口生涩之感,让观众更易入戏。

  情感充沛 演员过关

  经过了海选和闭门集训的演员,多数人是第一次涉足音乐剧,但经过英国团队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感悟,“到了舞台上似乎完全变成了角色”。扮演母亲唐娜的田水和影子,一个舞台经验丰富,演起感情戏来每次都有催人泪下的现场效应;一个音乐剧演唱功底颇为深厚,站在舞台上一张口就气场十足。无论是扮演谭雅的沈小岑、扮演露西的杨竹青,还是扮演唐娜男友的演员,以及一上舞台就能“疯起来”的年轻演员们,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狂欢结局 活力四射

  《妈妈咪呀!》结束时,全体演员狂欢式的迪斯科大群舞掀起了全场的情绪高潮。扮演女儿索菲的张芳瑜,在承受了全剧重量级表演之后,依然如发动机般带领演员们不停蹦跳,释放青春活力,也让观众记住了这个情感充沛的夜晚。

  记者在心情平复之后细细回味,剧中一些不足也渐渐浮现脑海,如三个爸爸的舞台性格还缺乏鲜明特征,尤其是他们对索菲的态度显得雷同;有的主演,体力分配欠均匀,开始时的过于投入导致后来气息不足。显然,这些都是对这部又唱又跳的大运动量音乐剧缺乏表演经验所致。再经过半个月的调整,相信7月8日在上海大剧院开始首轮巡演时,《妈妈咪呀!》必会火起来。

    资深记者 杨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