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专题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我的父辈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民生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法治视窗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目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读者之声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理财·周末看点
 第A32版:股市分析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教育·人物
 第A35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6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走通天路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设计交流
 第B1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2版:现代家居/特别提醒
 第B13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4版:家装之窗
 第B15版:新智
 第B16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7版:地产新闻
 第B18版:公众服务
 第B19版:地产新闻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2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3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24版:E生活
 第T01版:新尚
 第T02版:走近大牌
 第T03版:品牌专题
 第T04版:名表风尚
 第T05版:表情之旅
 第T06版:男士部落
 第T07版:冰享夏日
 第T08版:热门场地
 第T09版:创意主张
 第T10版:扮靓报告
 第T11版:都市唱响
 第T12版:城市品质
 第T13版:现场表情
 第T14版:资讯柜台
 第T15版:信息橱窗
 第T16版:明星秀场
   2011年6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77%的民众支持家乡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永久核废料储存库,政府可信、透明的研讨过程是关键——
瑞典小镇何以愿与核为伴

张小车


  在瑞典北部福什马克核电站附近,沿着狭窄的砂石路驱车走一会儿,就能看到一个小的人工湖泊。湖泊中,蜂蜜色的芦苇随风摆动。

  这并不是外出散步的最佳天气,但斯特凡·艾德尔斯沃德依然兴致勃勃地站在湖边。平日里,湖边的温度总是比湖面高10摄氏度左右。附近三座核反应堆里流出的冷却水,以每秒8.5万公升的速度流经2公里的地下隧道,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10年前,艾德尔斯沃德在瑞典奥萨马尔镇买了间度假屋,从屋子到湖泊只有200米,在那儿可以清晰地看到刺眼的核反应堆。不过,艾德尔斯沃德一点也没后悔,因为当地的房地产行情不断上涨。而到了夏天,会出现瑞典最迷人的夕阳景致。

  事实上,类似的景象同样也出现在日本核灾难前的福岛核电站。尽管福岛核电站给周围民众带来如此影响,但艾德尔斯沃德对度假屋的喜爱与热情却丝毫不减。他说,他觉得这里不会出现安全问题。

  如果艾德尔斯沃德作为嘉宾出现在德国电视谈话节目中,那么节目播出后他可能得寻求安全保护。就在前不久,由于福岛核危机的前车之鉴,以及对核电的本能恐惧,德国宣布在2022年前全面“弃核”,成为首个宣布不再使用核能的主要工业国家。在如今的德国,艾德尔斯沃德无疑会被看成是一个疯子,或者是一个核工业的说客——被政治和利益所收买,对公众安全视而不见。

  幸运的是,艾德尔斯沃德不在德国。他并非在刻意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相反,艾德尔斯沃德的这种想法,同时也代表了绝大多数奥萨马尔人。在这里,五分之一居民的工作是与这三座核电站相关的,当地居民已经与核电密不可分。就在前不久,奥萨马尔已经成功申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永久核废料储存库。让人吃惊的是,民调显示,当地77%的民众支持这一做法。如果这一计划顺利实施,那么从2020年开始,世界上第一个永久核废料储存库将开始正式运营。

  不能“都丢到非洲”

  奥萨马尔人这种对核废料储存库的欢迎实在有些不可思议。在很多地方,核废料都是个永久的难题,德国就是个明显的例子。几十年来,德国已经积累了成千上万的乏燃料棒。过去,这些乏燃料棒会被送往国外加工处理,但现在它们都被堆放在德国境内各个地方。德国原本想在下萨克森州的戈莱本建造永久性的核废料储存库,但遭到大多数民众的反对,以致该计划从上世纪70年代一直争议到今,都没有结论。

  斯托夫是戈莱本地区最大的土地所有者之一。“我不觉得核废料库将会在这里成为现实。”他说。当地有太多的政客和核计划游说者,他们为了利益而实施的欺骗,让当地大多数市民对该项计划投了反对票。

  在奥萨马尔镇,艾德尔斯沃德沿着街道悠闲地散着步,他说,奥萨马尔关于永久性核废料储存库的利弊争论从来都是公开的。

  一位母亲说,她对永久性核废料储存库投了赞成票。“这些废料总要放到什么地方。那些从能源使用中得到利益的人,也该承担些责任。我们不能总是把这些污染性的东西都丢到非洲。”另外一位母亲说:“储存库将会产生很多就业机会,但首要的是保证安全。”在她看来,在关于修建储存库的整个过程中,镇议会和SKB公司给了她足够的尊重。

  数十年游说之路

  其实更重要的是,很多瑞典人一直在向人们解释,核废料并非像人们想象中那么可怕。在宣传大军中,就有一位名叫恩斯特罗姆的女子,她是计划修建该储存库的SKB公司副总裁。她的办公室在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装饰很简单,因为她对那些将自己办公室布置得华丽堂皇的核设施游说骗子很不待见。

  恩斯特罗姆说,公司一共花了几十年时间,才成功说服奥萨马尔镇的居民从心底里接受自己的家乡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永久性核废料储存库所在地。

  恩斯特罗姆和同事们认为,选址目标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首先必须有良好的地质条件,其次该地区的居民必须从心底里愿意合作。恩斯特罗姆说,奥萨马尔镇是经过考证后作出的最佳选择。这里的基岩差不多有15亿年了。更重要的是,这里的结构很防震,坚固的岩石层可以承受得住大灾害的侵袭。

  恩斯特罗姆说:“必须给予居民充分时间作出选择。”恩斯特罗姆承认,这绝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须向市民交代清楚。“你必须诚实,将所有的困难都摆在桌面上。”

  恩斯特罗姆补充说,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像核工程师那样与居民谈论此事,而应该像普通人之间的聊天;不要在市政府办公楼讲台向他们说教,而应该到他们的家里喝着咖啡吃着蛋糕,倾听他们的呼声并打消他们的疑虑。“是居民决定着我们推进工作的速度,而不是我们自己。”

  瑞典式“与时俱进”

  问题是,人们真的会相信恩斯特罗姆吗?毕竟,她的工作就是寻找高放射性核废料的安放地。

  有一名男子,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确保居民没有被恩斯特罗姆所欺骗。他就是镇长雅各布·斯潘根伯格。高大的斯潘根伯格留着大胡子,他出任镇长已经5年了。福岛核灾难发生后,瑞典人对核电的态度没有多大改变,奥萨马尔镇居民也是如此。斯潘根伯格说,这要归功于他的工作。在他看来,居民相信他们的镇长已经一切尽在掌握,奥萨马尔不是日本。

  永久性核废料储存库在10年内将创造500-600个就业机会。尽管如此,斯潘根伯格认为成功的关键不在于那些经济利益,而在于市民信赖。“如果科学家们最终未能用技术说服我们,我们绝对不会开绿灯的。”为了让SKB保持压力,奥萨马尔镇已聘请了4位专家,专门负责安全问题。

  瑞典人觉得,争取到建造永久性核废料储存库让他们终于做到了“与时俱进”,融入了现代社会;而德国人反对存储库建设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可能他们比奥萨马尔人更有勇气,更像生活在21世纪。但事实上,20世纪创造的核废料必须要找一个地方储存,而斯托夫的盐丘地是德国境内再合适不过的选择。

  斯托夫说,最重要的是政府要有一个可信、透明的探索研讨过程,必须对选择的地点有充分的论证。

  如果论证的过程最终证实戈莱本是最佳选择,斯托夫说:“我会考虑参与到其中。” 南都周刊 (张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