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特别报道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9·11十周年特别报道
 第A15版:9·11十周年特别报道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辛亥百年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第B13版:求职
 第B14版:求职/招生留学
 第B15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16版:求职/招生培训
   2011年9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师的“形象”

邵宁


  昨天是教师节,在本报中国新闻版读到一篇关于乡村教师的报道,令人愤慨。

  河北蔚县一所乡村小学的代课教师郭省是位残疾人,身高不足1.2米。郭省在偏僻的宋家庄镇中心校大宁村小学当老师,从学前班教到四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等各门课都是他一个人教。他每天站在板凳上上课,深受学生的喜爱。20年来郭省大大小小奖项得了无数,但却一直无法转正,生活靠乡亲们接济。几年前,在讨论他的转正问题时,前县委书记竟说:“郭省不能转正,他有损蔚县的教师形象。”

  这名县委书记的话,实在是“雷人”。评价一个人形象的高下,是看其外在形象还是内在形象,是不言而喻的。郭省外在“形象”确实不怎么样,但一个农村的残疾人,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付出了比平常人多得多的努力。更何况,他热爱教育,热爱孩子,坚守在代课教师的岗位上,用矮小的身躯为孩子们撑起了一所学校,是非常值得尊敬的。郭省在大宁村的乡亲们和学生眼中,形象是最高大、最美好的。郭省这样的老师如能转正,给蔚县的教师形象带来的将是光彩,而绝不是损害。

  这样的好老师不给转正,不是说明当地一名领导的荒唐吗?确实如此。据报道,这名县委书记不仅有眼无珠,而且有严重的经济问题,他因“蔚县7·14矿难”和贪污受贿问题,和原县长一起锒铛入狱。

  郭省和原县委书记,最底层的代课教师和权倾一方的“父母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是教师的楷模,一个是人民的罪人;一个是无私奉献、甘于清贫,一个是贪污腐败、以权谋私;一个身材矮小,却精神伟岸;一个或许身材高大,却灵魂卑下。回到本文开头的形象问题上来,真正有损于蔚县的形象的,决不是郭省,而是这个县委书记。

  令人遗憾的是,郭省的转正问题至今仍没有解决。请问,尽管原县领导已入狱,该县的用人标准为何还是“萧规曹随”。

  [本栏目内容上海电台在11时30分《990报刊文选》(中波990、调频93.4)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