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特别报道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9·11十周年特别报道
 第A15版:9·11十周年特别报道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辛亥百年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第B13版:求职
 第B14版:求职/招生留学
 第B15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16版:求职/招生培训
   2011年9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优越感的纽约人更包容了
——美国安保产业组织前执行主席斯特朗谈“9·11”影响
高兴


  56岁的罗伯特·斯特朗是特拉华州劳工部部长副助理。他在纽约出生并生活了31年。“9·11”时,他是美国安保产业组织执行主席,办公室就在世贸中心旁边。日前,他接受记者采访,讲述他的“9·11”故事。

  “‘9·11’那天,我正好在檀香山出差,在洛杉矶转机时从电视上看到纽约发生了什么。”斯特朗回忆道,“一个多星期后,我才回到家。从机场到去曼哈顿的渡船、到纽约火车站,都安静极了,死一样的安静。空气中弥漫着烧焦的味道。那种焦味,到第二年还有。”他还把两个读中学的女儿带回纽约:“看着眼前的一切,三个人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

  斯特朗认为,10年后的今天,他的生活没有太大的改变,除了严格的机场安检以及到处必须进行的身份认证。“政府做这些,是保护这个国家不再受类似袭击。我觉得时刻保持一颗警惕之心没什么坏处。尽管现在坐飞机有些不方便,甚至可以说失去了部分自由,但我不在乎。和‘9·11’相比,这算什么呢?”

  “作为一个纽约人,我觉得‘9·11’后,纽约人发自内心地更开放、更包容了。”说起家乡,斯特朗津津乐道,“以前,纽约人是有优越感的,他们觉得,纽约和美国其他城市不一样,纽约人就是纽约人,纽约就是好;纽约什么都有,很强大。”

  对于这段经历,罗伯特认为:“要说积极的方面,就是‘9·11’让我们完全清醒了。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美国,还有许多国家,有许多制度、信仰,这个太重要了。我们生在美国是幸运的,我的三个孩子生活在一个无忧无虑的国家、和平年代,‘9·11’给了他们一个提醒。另外,我们应该教会孩子们用更多元化的角度看这个世界。尤其要分清楚,一部分人做了坏事,并不说明他们的国家或民族都是坏人。所以,穆斯林不是我们的敌人。”

    驻美记者 高兴(本报华盛顿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