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广告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长三角/ 专版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科教卫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理财·周末看点
 第A26版:股市分析
 第A27版:法治视窗
 第A28版:职场方圆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1版:新民环球/人物·社会
 第A32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新民时尚
 第B10版:时尚/城市玩家
 第B11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2版:时尚/男士部落
 第B13版:时尚/美容扮靓
 第B14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5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6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公众服务
 第B19版:现代家居
 第B2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23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24版:新智
 第B25版:E生活
 第B26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27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8版:E生活/家电生活
   2011年10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沟油检测 上海中学生想方设法
四种办法测量油品凝固点,寻找地沟油“嫌犯”
陆梓华


  卫生部发言人日前透露,目前征集到的多种地沟油检测方法特异性不强,将继续向社会征集方案。

  今年暑期,上海市向明中学的一群中学生凭借着其原创的地沟油检验方法在全国发明大赛中获得银奖。但是,其利用各种油类凝固点不同的特性,判定其是否是地沟油的方法,其准确性在网络上也引起质疑。面对质疑,同学们没有停止创新的脚步。

  遭到质疑转变思路

  含有动物脂肪的油比植物油凝固点要高,今年4月,向明中学和市西中学几名高中生在创新课题指导教师黄曾新的带领下,设计出判别油品凝固点的手持式检测器。但一些质疑也纷至沓来。“网友提醒我们,各种地沟油成分不同,含有动物脂肪的比例也有高有低,单靠凝固点判断未必准确。”黄曾新告诉记者。随后向明中学高一女生潘亦晨等几名学生找到了新的突破点:“只要实际测量数据和产品标注的油品凝固点不一致,我们是否就能怀疑它含有地沟油成分呢?”

  四种方法尝试突破

  他们将思路倒过来——将室温下的油品放在冰箱内,逐步降温,观察油品在何时开始凝固。

  利用现有的物理知识,他们想出了4种方法。其一,在油品中插入一支带电动机的搅拌棒,电动机上串接一个电流表,当电流强度忽然增大时,说明油品开始凝固了;其二,利用油品凝固后透光性能减弱的特性,将油品盛放在透明容器中。容器一端设置光源,一头放置一个光开关电路,同样载接电流表;其三,将油品放在三棱镜形状的容器内,观测光束在不同温度下,折射角度的变化。第四个念头也在酝酿之中——不同物质燃烧,产生的火焰颜色不一样,能否通过光学仪器检测火焰光谱组成,推断出地沟油成分呢?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