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视窗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体育新闻
 第A30版:公众服务
 第A31版:理财·房产在线
 第A32版:股市分析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汽车/年度评选
 第B16版:汽车/年度评选
 第B17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8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9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20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新民楼市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新民楼市
 第B25版:求职
 第B26版:求职/招生招聘
 第B27版:求职/招生·职场
 第B28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29版:求职/招生·职场
 第B30版:求职/招生留学
 第B31版:求职/法援沙龙
 第B32版:求职/招生招聘
2011年12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商品房预计会大幅减量,商品房与保障房可能“四六开”
保障房增量将成为“主基调”

晏秋秋 何艳容

■ 看中楼盘该不该出手,让不少购房者纠结 本报记者 陈意俊 摄

  据预计,“商品房减量、保障房增量”将成为“十二五”本市住房规划的基调。在日前举行的上海“房地产政策与住房保障”公开论坛上,专家学者透露,目前上海正在加大包括共有产权保障房(经适房)在内的保障房建设、供应推进力度,预计“十二五”本市商品房市场将大幅减量。

  住房供应总量仍不足

  市房管局副局长、市房地产经济学会会长庞元指出,目前自住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旺盛,但受制于土地稀缺,住房供应总量不足的瓶颈仍然是住房发展的主要矛盾。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上海常住人口已突破2300万,其中沪籍人口约1400万,来沪的常住人口约900万,同时每年约有40万的外省市人口导入。此外,根据民政部门提供的数据,每年还有13万到14万户的新婚家庭,改善家庭住房的任务十分艰巨。

  同时,过高的房价使中低收入家庭、青年职工、引进人才和部分来沪务工人员群体的住房困难更加突出,住房供应的结构性矛盾需要更加关注。

  保障性住房占比增加

  “十二五”期间,上海将实现新增供应各类保障住房100万套,包括共有产权房40万套,公共租赁房18万套,动迁安置房35万套,这样的规划安排主要基于总量保持不变,结构优化调整的考虑。庞元认为,“十二五”期间住房发展应和社会人口的发展,家庭结构的变化更加紧密地集合,统筹安排住房建设规模和各类住房供应的比例,使各类保障性住房在面积上占到新增总面积的接近50%。

  由于上海市场化住房市场的套均面积是102平方米左右,保障性住房的套均面积是70平方米左右,按照面积比接近一半,套数比可能将“四六开”。

  庞元分析认为,上海的共有产权房其核心内容是将住房的产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保障对象根据共有产权房两次定价原则,按出资额获得相应比例的产权。对于保障对象而言,共有产权房既解决了居住困难,又可以享受房产增值的收益,为今后家庭条件改善时进入住房市场提供了可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促进房价的合理回归,共有产权房正是试图寻求房价减半的突破口。

  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庞元预计,“十二五”期间市场商品房将大幅减量,以达到平抑房价的调控目标。整个住房供应体系将形成全产权房(商品房)、半产权房(共有产权房)、无产权房(租赁房)三大类型。

  本报记者 晏秋秋 实习生 何艳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