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养生保健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8月2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我保健】
无病找病亦是病
  退休老师陈阿姨一年前因腹部不适被诊断为胆囊炎住院,经治疗后病情缓解出院。自此以后,陈阿姨总认为自己的病没有治好,经常感到头皮发麻,肝脏、胃肠道都有病。因为医生曾经说过,胆囊炎也会影响到肝、胃功能。她照镜子时脸色略有不好,就认为病重了,更加焦虑不安,反复就医、检查,均无让她满意的答案。

  人进入老年期,由于生理功能的退化,身体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舒服,甚至患有躯体疾病。老年人面临的婚姻改变、朋友交往减少、孤独等,也会让他们缺乏安全感,导致老人更加关注健康与疾病问题。而反复就医、过度检查、医源性暗示等,也会加重老人的疑虑。过度关注健康与躯体疾病,是老年人疑病症多发的软肋。随着“空巢”家庭的增加,疑病症患病率近年来亦呈上升趋势。不过,另一个现象也值得注意,以往多在老年人中出现的疑病症,已悄悄蔓延到年轻人中,这与压力大、情绪焦虑、生活不规律等有关。

  在大学任教的张老师,性格内向,不爱和人打交道,整天就是看书、上网。前不久,无意中一称体重,原本就消瘦的他比原先又瘦了几斤。他联想到自己有好几天吃不下东西,怀疑胃有毛病。后来觉得呼吸困难,又怀疑是不是得了肺癌。到医院做了癌症筛查、胃镜等检查,都没有发现问题。他不死心,到书店买了好几本医学类书籍,越看越觉得书上写的症状和自己的差不多,再看网上的健康信息,也感觉能“对号入座”,为此他忧心忡忡。

  随着互联网、报纸、杂志等健康信息越来越普及,难免有的人会自我对症。尤其是一些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人,身体出现一种症状,便对照医学书籍或科普文章进行比较分析。由于对医学的一知半解,他们通常是越比越像,表现出高度的敏感、关切和紧张,周而复始地为莫须有的症状焦虑不安,由此而产生恐惧、悲观情绪,给家庭生活带来阴影,“疑病”就这样给“逼”出来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情理·产业
   第05版:家庭计划
   第06版:家居生活
   第07版:缘份对接
   第08版:太太厨房
   第09版:大手小手
   第10版:妈咪宝贝
   第11版:旅游休闲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养生保健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家庭收藏
   第16版:名人生活
枕芯一定要常洗常晒
老人走路慢可能得抑郁
无病找病亦是病
今年中秋选择可颂坊的理由
奥妙再度支持“2013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
葡萄皮上的“白霜”是否有害?
家庭周刊养生保健13无病找病亦是病 2013-08-21 2 2013年08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