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国际童书嘉年华、各地各大出版社联展、众多作家现场签售……各色活动引来众多读书爱好者。周末更是人数爆满,连夜场都排起长队。
本报通过现场采访,与大家分享书展中部分与家庭、成长相关的图书,以及作者与读者的互动交流。
关注1:孩子独立家长还需温柔地放手
孩子是自己的原创,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更不是父母的“复印件”。8月17日下午,《把孩子温柔地推开》新书发布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亲子教育专家付小平博士现场介绍了新书以及自己的育儿经验和教育理念。他指出,爱孩子并不等于占有孩子,家长要学会温柔地把孩子推开,放手让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
付小平在现场向听众举例,一个男孩从小和妈妈一起睡,直到19岁上大学后,妈妈不得已辞去工作,去大学一直陪读到毕业;一个26岁的女孩,因家人娇宠,2年内换了26次工作;一个53岁的男人一生未婚,直到妈妈去世10年后,心理上仍不能独立。作者评价这些父母太过“完美”,其实只要做到“合格”就好。
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方面,作者在自己女儿身上也亲身实践。女儿伊伊3岁时要求自己洗碗,他和妻子没有拒绝,而是先和她一起回忆大人洗碗的过程,再在旁边看着她实际操作,同时还提醒她,碗不小心摔破不要紧,但是不要用手去碰碎片。结果用了不到10分钟,女儿就把碗洗好了。
付小平还强调,父母让孩子独立,并不是一味地放任自流,而是要掌握方法和适度原则,“温柔地”放手,让孩子在充满关爱的环境中独立成长。
实习生 陈奕汀
关注2:幸福家庭才是真正的“起跑线”
“我认为幸福没有固定的标准,它是一个人真真切切的感受,是一种“不以物使,不为物役”的知足,是一种感受快乐、完善自我、调节身心平衡的能力。”8月17日,《幸福家庭成就孩子一生》读者见面会在上海书展举行。家庭教育专家“知心妈妈”牛琳为读者做了演讲,结合自己三十年的教育工作经历,介绍了她的第8本著作《幸福家庭成就孩子一生》。牛琳指出,家长们经常把“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挂在嘴边,但孩子的起跑线在哪里?孩子的“起跑线”就在父母这里,从选择配偶、经营婚姻开始。父母的幸福婚姻对孩子未来的成才起到了奠定基础和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据牛琳介绍,她根据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年中总结出一个现象:凡是善良、开朗、乐观、积极的孩子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而孤僻、自卑、颓废的孩子多来自不幸福的家庭。她认为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以提升孩子的生命品质为目标的,孩子的生命状态应该是鲜活的,同时又是适合社会需要的。“我觉得怀孕是孩子的‘负1岁’,婚配是孩子的‘负2岁’。经营幸福家庭和子女教育和开车一样,不要等到上路了才开始学习交通规则,出了车祸才想起考取驾驶执照。家长们,特别是新爸爸妈妈,应该提前做好由自然型父母向学习型父母的转变。”
实习生 陈奕汀
关注3:我的大学我来绘
在大学里我们身边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也有一些很独特的回忆,难吃的食堂、宿舍的上下铺、上大课的阶梯教室,这些记忆都是无法替代的。《妮玛,这就是大学》绘本从一个在校大学女生的真实视角记录了大学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故事。有搞怪,有温情,有大学生面临的思考和困惑,用图画还讲述也比单纯的文字描述更加生动。对大学生们来说这是他们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对经历过大学的人来说,则是珍贵的纪念,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情感共鸣。
绘本作者“伟大的安妮”是一名大三在校生,国贸专业的她,从小学开始的兴趣爱好就是画画,凭借自学她开始在微博发表漫画作品,以搞怪的画风和贴近大学生活的有趣故事迅速获得了大批粉丝,从此一发不可收,坚持用画笔记录各种无下限以及温暖的生活。她目前仍在微博持续更新自己的漫画故事,人气更是越来越高,她的故事也受到许多年轻朋友尤其是大学生朋友的追捧。
实习生 夏林云雪
关注4:学会生存像老爸一样勇敢
社会治安环境变好的今天,孩子们的安全似乎是有保障了。但您想过吗,如果遇到突发地震灾害、游玩时在野外迷路、意外碰上威胁生命安全等等“万一”的情况,您的孩子是否能有足够的知识维护自身生命安全?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在恶劣困境下求生?
《少年特战队》、《跟特种兵老爸去冒险》、《特种兵在行动》等少儿军事系列小说,从“品质、技能、知识”三个方面,将那些我们平日缺乏的生存知识融入到故事中去,让孩子的从阅读过程中学习独立生存技能,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
笔者特别采访了此系列丛书的作者,中国少儿军事文学开拓者、“硬派少儿”文学提出者、提倡“学会生存”的教育与写作理念的八路。
八路本名张福远,陆军少校军衔。“现在的孩子生活环境太好,极其缺乏应对危机的意识和技能,而且因为各种教育环境的因素,尤其发现男孩子越来越缺乏一种阳刚气息。”八路坦言。
因为这一系列丛书,很多家长也开始了和孩子共同成长改变的过程。前段时间有位广州的读者发微信告诉八路,全家一起去“野外生存”了,特别成功。八路说,这个小读者上初中,想去野外生存锻炼,一开始父亲并不同意,但后来在各方面考虑下同意了。八路告诉他们很多注意事项,在历经一周野外生存后,全家都感觉得到了巨大锻炼。孩子一下成长了,而家长也学到了很多,同样与孩子关系也变得更加亲密。
实习生 夏林云雪
关注5:怀孕那点事儿
在今年的书展上,曙光医院生殖科主任杨帆医生为我们带来了她的《怀孕那些事儿》。
女人受孕的基本条件是哪些?如何做好孕前准备?如果正在生病期间,哪些疾病应当在此期间适当避孕呢?对于这些问题,作为未来的准妈妈们是不是有很多的疑问呢?作为每一个要成为母亲的人,这种保护意识几乎是天然的,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就非常重要。杨帆女士从事生殖技术工作已经20余年,她在此书中用了通俗易懂的公众语言,避开了专业生涩的词汇,向我们讲述怀孕时期的那些知识。
此书中还特别收录了《40岁女人讲给30岁女人听的故事》、《一个准妈妈的心路历程》、《baby,等你是一场甜蜜的浩劫》等等来自杨帆医生的博文。她利用网络平台,将广大准妈妈联合起来。在书中,你可以体会到其他准妈妈的体验,学习到她们的经验,同时杨帆医生罗列了一些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也可以帮助准妈妈们获取信息。总之,无论怀孕的过程多么艰辛,但是在等到天使降临的旅程中——你不是一个人。 实习生 周筱清
关注6:父母成熟了,孩子就成才
在教育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我们到底该如何教育孩子?李玲瑶带来了她的新书《父母成熟了,孩子就成才》,对一系列教育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她是美籍华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特聘教授。
在书展的座谈会上,李玲瑶女士这样介绍自己的新书:“对于中国的父母,他们所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用成人的视角去看孩子,他们忘记了去学习如何教育一个孩子,以为那是本来就会的事情。但是事实上,如何与孩子相处,需要每个家长用心学习。”孩子不是容器,而是不断被点燃的蜡烛;他们不是你的产品,而有他们自己的思想和世界。因此如何和孩子沟通,是每一个家长的必修课。李玲瑶在新书中罗列了“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起点”、“孩子的成长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青春期的孩子该如何教育?”等等章节,倡导每一个父母都要成为成熟的父母。
父母之间教育理念不统一怎么办?她非常简明地给出了原则———父亲给原则,母亲给爱。一旦孩子犯了错,那么要学会宽容,不然会让孩子害怕承认自己的错误,甚至为了掩盖错误而学会说谎。当父母确实不相爱了,那么该如何告诉孩子而不要让他觉得被抛弃等等问题,此书都给出了方法。李玲瑶女士在书中用简单的原则来教会父母如何做。对于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困惑,“到底要对孩子严一点还是宽一点?”“成熟的父母究竟是怎么样的?”“赢在起跑线上到底对还错”“如果父母离婚,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吗”等等,李玲瑶女士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实习生 周筱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