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4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年创业 阿姨来袭
王弘
卞阿姨
小顾阿姨接受星尚频道采访
  ■记者  王弘

  俗话说,打工的永远不如当老板的。如今,人人都有一颗创业的心。小吃,这种技术门槛低,大众接受度极高的创业项目越来越多地成为了中年创业者的首选,与熟悉网络、社交网站等新新传媒方式的八零后、九零后不同,这批年龄在40岁至65岁的创业者大多是小本经营,他们的产品理念总围绕健康、实惠,产品宣传多靠顾客口碑。上个周末,记者分别采访了沪上知名的“阿姨奶茶”创始人卞根琴、布阿姨の米浆铺的店主布阿姨以及网络“小顾阿姨汤圆店”的店主小顾阿姨。

  手艺制胜 良心出品

  打开网上著名的美食评论网站,搜索“阿姨”二字,屏幕上一下子跳出了297个搜索结果,排名第一的是沪上知名的“阿姨奶茶”霍山路老店,循着网上的地址,记者找到了“阿姨奶茶”的创始人卞根琴。

  今年58岁的卞阿姨摆摊20多年,开始时只卖血糯米,如今奶茶、绿豆汤、水果羹等十余个品种。卞阿姨说,她小的时候,奶奶靠着在弄堂口摆摊卖藕粉赤豆羹贴补家用,她自小耳濡目染,也习得一手制作点心的绝活。上世纪90年代下岗后,眼看年幼的儿子嗷嗷待哺,卞阿姨不得不挽起衣袖,从家中搬写字桌、茶桶,在霍山路的弄堂口做起了血糯米的生意。附近的霍山路小学、建江中学的学生、隔壁远洋宾馆的工作人员都是她的回头客。

  台式奶茶流行后,卞阿姨琢磨着将奶茶与血糯米做结合,研制出了不用奶精,加了酒酿、血糯米等家常原料的“血糯米奶茶”,卞阿姨制作的血糯米奶茶甜而不腻,爽滑可口。为了制作最新鲜的奶茶,卞根琴坚持亲自“操刀”,她每天早上5点起床制作,晚上10~11点才能关门,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能卖掉近千杯的奶茶,“虽然外面打着我阿姨奶茶旗号的店不少,但是我研制的秘方谁都不知道”,卞阿姨说,她对原料的严格把控是出了名的,进货只挑大公司,每项原料都有质保证书,好的进货商一合作就是二十年。

  讲究原料新鲜健康的又何止是卞阿姨,在虹口区东江湾路上开店的布阿姨(见右上图)原先跟随女儿女婿住在意大利小镇Viterbo,这是一个以天然的泉水和遍野的榛子树出名,并得名“Città Papale”教皇之城的南欧小镇。她选用当地优质的稻米、纯净的山泉和现磨的榛果粉,制作出了一杯杯香浓营养的坚果米浆。布阿姨对自家的产品信心满满:“米浆不仅健康而且营养丰富,加入燕麦、榛果等的米浆还具有促进消化、瘦身保健的作用。”

  口碑营销 网络推广

  虽说年届不惑的阿姨妈妈们并不懂得网络营销,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的产品通过网络被大众所熟悉。

  小顾阿姨退休前是沪上某老字号点心店的“点心阿姨”,和汤圆打交道已有30年。原先选择在小区里“摆摊头”卖汤圆。由于街坊邻居都是一起从静安区动迁过来的,交情颇深,对她的手艺也是有口皆碑,汤圆卖得着实不错。2008年,小顾阿姨开始扩展“业务范围”,在儿子的帮助下上网开起了“小顾阿姨汤圆店”,并在沪上知名的网络社区进行推广,截至发稿前,“小顾阿姨汤圆店”的推广帖已经获得近700条评论。

  由于手工做的汤圆比较“娇贵”,小顾阿姨希望客人能尽量上门提货,可时间长了禁不住客人的一再要求,也开始尝试送快递。起初由于不放心其他快递公司,都是儿子骑着电瓶车亲自送。因为汤圆在送货过程中难免被磕碰,包装又成了难事。后来,儿子去城隍庙进了一批塑料饭盒,才解决了包装的问题。

  时髦的布阿姨是个网络宣传的高手,登录布阿姨的网络店铺,只需6元就可在5种原价10元的热门饮品中任选其一,她还将精心制作的品牌故事刊登在了店铺的微博上。

  而卞阿姨的“阿姨奶茶”也是网络推广的获益者,美食评论网站上,四星等级的“阿姨奶茶”霍山路老店已获得1925个评论,卞阿姨的店不仅有微博还有微信,这些网络主页都是喜欢她家奶茶的顾客帮她开的,“顾客里面藏龙卧虎,很多时候我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但他们觉得好喝,就会自发在网上帮我推荐”。

  不少人看到网上的介绍慕名而来,青浦的、崇明的,甚至还有温州的。卞阿姨誓言要用始终如一的奶茶品质来回报大家,她说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就是以前背着书包,喝着她的血糯米奶茶长大的孩子们,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光顾,他们会对孩子说:“快叫阿婆,妈妈小辰光就是喝着迭额阿婆额奶茶长大额。”

  草根品牌 问题凸显

  前段时间,卞阿姨的“阿姨奶茶”品牌遭遇“盗版”的消息一夜之间传遍申城。说到这里,卞阿姨有些无奈,“我心疼的不是品牌被盗用,而是顾客们吃到口味不正宗的东西,以为阿姨奶茶的品质不过如此。”近两年,“阿姨奶茶”的名字越叫越响,主动上门说要投资卞阿姨的人几乎踩破了她家的门槛,前两年,曾有位财力雄厚的投资者有意与卞阿姨合作,把“阿姨奶茶”的品牌做大做强,谁知,合作仅3个月,对方不仅隐瞒财务情况,产品也粗制滥造,忍无可忍之下,卞阿姨只得与对方分道扬镳。卞根琴说:“用心做才能把事情做好,只想着赚钱是做不好的。”为了加强自己的品牌管理,卞阿姨的儿子设计了品牌LOGO、色调等,采访中,卞阿姨再三叮嘱:“一定要写清楚正宗的‘阿姨奶茶’LOGO是素描头像,不带眼镜的,店铺招牌是黄色字,木板条做的背景,现在我的店只有霍山路一家,以后陕西南路也会开一家,其他都不是我开的。”

  由于缺乏品牌意识,卞阿姨此前并未注册“阿姨奶茶”的商标,就连“阿姨奶茶”最早也是由食客叫出来的,后来想到要做个招牌,卞阿姨索性就将奶茶铺叫做“阿姨奶茶”。去年,卞阿姨开始请人帮忙设计商标,并且正式申请商标注册,目前还在受理过程中。

  遇到同样尴尬的,还有小顾阿姨的网络私家汤圆店。记者在小顾阿姨当初做推广的网络社区帖子里发现,2010年2月16日,网络管理员要求卖家对于自产自销的食品提供营业执照、税务登记件、食品卫生许可证等相关复印件传真,收到相关证明前将关闭帖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情理与法
   第05版:家庭计划
   第06版:家居生活
   第07版:缘分对接
   第08版:旅游休闲
   第10版:妈咪宝贝
   第11版:太太厨房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养生保健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大手小手
   第16版:名人生活
中年创业 阿姨来袭
徐绍村:老克勒捐献别墅
瘾君子冒充警察骗钱又骗色
性的第一次
葛优的好家教是如何养成的
报头
家庭周刊一版要闻01中年创业 阿姨来袭 2014-04-09 2 2014年04月09日 星期三